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策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部编版语文
正文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要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所以他们必须扩大阅读内容的覆盖面,并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多的阅读,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素材。因此,语文知识水平要想有明显的提高,关键还是要多读书,诗歌名句、文学作品名篇、情景美句等,都可以起到提升语文水平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用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果有了兴趣,那么往往会事半功倍,相反,则会事倍功半。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比如《少年闰土》,老师们可以从沙滩上的西瓜照片中挑选出一张照片,然后把照片存起来,也可以把照片打出来,方便老师们学习。再对《少年闰土》的课文进行讲解,并不要求学生在听完之后完全明白,而是要在讲课中让他们对所讲的东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个时候,再拿出一张打印好的有关海边沙地的照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自己对于闰土月夜守瓜的印象等描述出来,让学生自己用语文和写作的方法,把一篇文章的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明白,了解一个地方的风物土俗,老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进行旁敲侧击。用这种方式代替原来的口述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大大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
二、将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科技也在不断地向各个领域渗透的情况下,站在改革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将这种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相结合。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个人特征,传统的口授方法并不适用于他们的孩子,而且他们的孩子天生好动,如果可以在他们的教育和教学中使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技术,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让他们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多媒体本身就拥有着丰富的表现方式,它非常适合于语文知识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出一种更适合的呈现方式,比如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通过对学生的各种感觉进行刺激,让他们对文章中的含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甚至是了解到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情绪,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养成一种专注的好习惯。
比如,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时候,单纯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小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视频和照片来展现小兴安岭的不同季节和不同角度的景色,让学生对《美丽的小兴安岭》有一个更好的了解,然后用视频和照片来对照课本上的内容,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教材,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教材,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通过深情朗读的方式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候不能从单纯的文字中体会到文本中的情绪变化,他们还没有很好的语言和情感的转化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协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阅读,然后让学生跟着读,在跟读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情绪的变化和起伏,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在重复的过程中,通过对情感的理解,提高文字和情感的转换能力。
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朗读情感比较突出的学生,作为学生代表,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为争取这一次带读的机会而努力练习,在努力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进而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最终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高质。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经历和社会经历,教师在向他们灌输个人情绪的时候,要考虑到他们是否能被他们所接受和理解。
四、布置课堂任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学校里,每个教师的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许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教学工作,会在课堂上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课业量,而且上课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最后就会造成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要想改善或者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这些目标简洁明了,也就是要做到容易达到,并且要有重点。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既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对已教授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以了解学生对已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任务中减少“学生自我学习可以掌握”和“通过简单教授学生已经掌握”内容所占的比例,把经过多次讲解但学生仍不能理解的部分作为重点讲解,使一节课有重点、有节奏,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五、教师要不断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拓展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考试内容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将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目的。许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习惯于严格地按照语文教材来给学生上课,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愿意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因为许多老师认为,拓展课文内容,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毫无意义,在过去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受考试内容的影响,许多老师都有了一种错误的想法。然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要不断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光靠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秋天来了》,许多老师在讲授课文时,往往遵循着传统的做法,先给学生讲生字生词,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再让他们分析课文。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思考“秋天来了”的情景,并与课文中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进行仿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总结: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学习,运用现代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并与学生的人格特征相结合,积极创设一个好的课堂环境与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英.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49-50.
[2]何昕凡.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才智,2020(08):67.
[3]杨桂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名师在线,2019(35):36-37.
[4]尕藏苏奴.试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