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教学运用生活化素材增强课堂实践性的几点思考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徐嘉莉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中学,江西 余干 335100

摘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掌握学科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筛选生活化素材内容,增强课堂实践性,让学生能够增强知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升他们综合能力。本文中从多个层面阐述了高中语文生活化素材应用的策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生活化素材;课堂实践性;思考

正文



从教学层面分析,高中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素材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转变学习的心态,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学科素质,可以将知识真正内化。文章中简要阐述了生活化素材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语文教学弊端分析

基于现阶段情况来说,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固化,而且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较差,需要教师不断丰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从学科本质分析,高中语文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侧重生活化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知识,同时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生活化素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强化学生学科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生活化的素材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他们认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奠定良好的语文学科态度。另外,随着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都会运用多媒体,但是很多教师并未掌握多媒体应用的实际作用,从而是为了应用而应用,继而很难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并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不可过度依赖。

二、生活化素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筛选生活素材,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生活素材的引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思想共鸣,从而调动学生兴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从而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语文课堂导入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设计合理化的内容,导入内容自然贴切,且新颖别致,紧扣课堂主题,最重要的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及课程目标。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环节:“今天请同学们积极开动大脑,猜一个谜语,考考你们的智力”,教师通过这样的设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抛下问题,如此可以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导入有很多方式,比如悬疑、引入等,没有固定的方式,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化素材内容,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丰富知识结构,强化知识储备

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素材可以引发学生思想共鸣,使其意识到语文与实际生活的巨大关联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课堂教学效率。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思想意识及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学生品格及做事做人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知识,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完善学生知识储备,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上述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就是完成诗词的背诵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并未深入了解创作背景,还有作者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些因素对于学生诗词的理解帮助极大,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素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时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心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奠定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

(三)立足学生视角,科学组织语文课堂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思路相对局限,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思路受限,无法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这对学生知识储备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教材,立足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入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知识其实就在身边,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可以弱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难度,将难以理解的学科内容转化成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降低学生学习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触发学生情感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学到知识。例如:《故乡》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恰到好处的教学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比如:找出文章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在对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对学生进行肖像描写的作用,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似懂而非懂,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深度解读,如少年及中年闰土对比,外貌有什么变化?适时的提问,恰到好处的指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内容,从而奠定他们良好的学科基础,让学生能够对作者文章创作的主题具有深刻的认知。

(四)联系实际生活,巩固学习效果

从教学层面来说,生活化的素材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指引和帮助作用,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应当更侧重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弱化学习难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树立他们良好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例如:《纪念刘和珍君》,在开展上述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如果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无法更深入更细致的学到知识,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着手,将现代和平生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意识到现代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加深学生文章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采取生活素材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范畴,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五)侧重课内外结合,应用语文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与实际生活具有极大的关联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内容,这样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亦能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拓展教学思路,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结合生活化的素材,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拓展语文教材内容,例如:语文练习,通常情况下,练习围绕书面作业展开,动手操作即可。但是,如果向外延伸,走出课堂,实现书面练习,提升学生动手动脑效果。另外,比如写作:在进行人物性格描写时,教师对学生展开写作指导,尤其是人物性格特点,对其展开分析,或是从最亲切的人着手,这样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有写作方向,观察更为仔细,写出来的效果也会相对更好,真实性也相对极高。其次,组织生活化实践,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也可以延伸至课外,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强化语文知识学习。例如:诗歌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这样才能对所学的内容具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作者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这样开展学习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设计开放课堂,捕捉生活精彩

从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分析,其与实际生活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同时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立足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应用至课堂实践,具备大语文教学观念,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局限,将课堂拓展至户外甚至是社会。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具备语文学科素养,引导他们思考,能够学以致用,构建生活质量高的实践,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实现知识价值。例如:《大自然的语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走近大自然,与其进行亲密接触,观察自然中的植物,采集制作标本,这样他们对植物的认知更为全面。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具有极高的学习热情,教学氛围活跃。同时,搜集整理学生制作的标本,可以在校园内展示,吸引学生关注,同时奠定下次实践活动,做好相应的教学铺垫。

(七)科学教学导入,强化学科兴趣

    从教学层面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素材可以让知识学习更具实际应用意义,而在教学活动中,课堂导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开展教学时转变教学思路,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摒弃枯燥乏味的教学导入,从激发学生兴趣层面着手展开,引入生活化素材,营造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活动有效开展。例如:《荷塘月色》,在教学过程中,作者运用很多写作技巧,很多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弱,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展现夏日荷花,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荷花,荷花有何寓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发下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深度思考:“从古至今,荷花备受青睐,它有什么品质?”联系实际生活,引入问题,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采取更恰当的生活化素材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内容,以此作为教学突破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充分理解语文知识的学习意义,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再比如:《离骚》,在开展上述知识点教学时,分析学生学情,大部分学生对屈原的故事有所了解,在此前提条件下,引导学生结合传统节日,谈谈对屈原的认知,还有端午节习俗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深挖,从而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内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科素养,推动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强化学生学科的有效性,提高他们探究能力及意识,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倪长宏. 基于“生活化”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1,18(33):296.

[2] 何永青.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应用[J]. 学周刊,2020,25(25):143-144.

[3] 卢菊花. 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融入生活素材的路径探析[J]. 散文百家,2021(14):27-28.

[4] 郭程君. 巧用生活素材构建职业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的思考[J]. 参花,2020(14):62.

[5] 倪长宏. 基于“生活化”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1,18(33):296.

[6] 杨骐毓. 生活有源下笔有言——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策略[J]. 读与写,2021,18(26):74.

[7] 蓝靖玲. 让作文走进生活 ——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J]. 课外语文(上),2020(2):101-102.

[8] 宋爽. 曹勇军“生活化语文”教育理念及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D]. 吉林:延边大学,20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