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关键词
翻转课堂;初中计算机教学;运用路径
正文
引言:
在初中教育阶段,计算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持续上升,学好计算机知识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凸显出其重要性。为了确保课程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促进作用,教师有必要构建翻转课堂,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继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一、重要意义分析
通过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贯彻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转变为能动的、积极的主动学习者,首先,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将显著增强。在自主学习期间,学生将会在自主克服一个又一个计算机问题后感受到并积累成就感,这将给予学生很大的后续学习动力,并能使学生在思维中感受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1]。其次,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将不断深化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其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会在实践中得到实在的提升,继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使初中计算机课程发挥出理想的教学价值。
二、教学路径探究
(一)课前教学阶段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构建翻转课堂,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深度,教师在课前教学阶段就要铺展翻转课堂方案,为学生在课中阶段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这对翻转课堂的应用实效和开展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计算机教师必须要对此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在课前教学阶段,为了构建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于为学生设计预习作业,并在预习作业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指明学习新知识的方向、目标和路径,使学生对即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能提前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客观的全面的了解,能够梳理出新知识的重点及其与相关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新知识的脉络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继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2]。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在准备讲解“Excel表格制作”的知识模块时,教师在课前教学阶段就要提前为学生布置好预习作业,使学生对Excel表格制作的方法等基础知识能有一个提前的了解。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将有关Excel表格制作的基础知识点系统地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及具体的、完整的Excel表格制作演示视频。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录制一段教学视频,针对该模块的重难点为学生进行初步讲解,并以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如“利用Excel表格统计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以此为模板给学生演示Excel表格的制作流程和将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思路。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不同和性格个性的差异,来点对点地制作不一样的教学视频,并分别推送给对应的学生家长。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就可以在家长的监督下去观看计算机教师留下的预习资料,完成预习任务,以此来为其在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中教学阶段
到了课中教学阶段,也就是课堂教学阶段,就正式进入了最关键的教与学环节,同时也是决定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运用质量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按照预期成功构建翻转课堂,并使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初中计算机教师应当从多个方面完善课中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当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促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前提条件[3]。如果学生的情绪低宕,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会神游课外,懒于对问题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计算机知识来为学生延伸教学材料,或举行一个课堂小游戏,或以计算机知识为话题与学生聊一两分钟天等等,从而将课堂上的紧张氛围消解掉。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所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朋友,其在心理上的压力于是就会显著减轻,思想会更加活跃,这将推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后,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继续以“Excel表格制作”知识模块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后,计算机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预习内容,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将“Excel表格制作”的基础知识点陈述出来。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将这一过程设置成竞赛的形式,回答问题最积极、最快速且最正确的学生,将能获得精致的文具或图书等小奖品。如此一来,学生的紧张、疲惫和懒怠情绪就会在热烈的回答氛围下烟消云散,专注于对“Excel表格制作”的学习。然后,教师就可以按照备课时所敲定的方案来为学生划分小组,划分依据是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取长补短,并至少拥有一名学生能够带动小组学习的气氛,能领导组员对Excel表格的制作方法展开科学探索与合理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上交的预习作业来确定这部分人选。在分组过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合作探究任务,如“利用Excel表格统计在国际上获得过奖项的大陆电影及其年份、导演等基本信息”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指导组员分别负责查阅相关数据资料、制作表格框架、填写数据和检验数据等等。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或情境教学法来辅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Excel表格制作流程的难点。
(三)课后教学阶段
为了有效构建翻转课堂,贯彻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初中计算机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后阶段的教学工作,将翻转课堂模式加以完善。在这个教学阶段,教师主要负责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4]。这两项教学工作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教师构建翻转课堂体系所必须落实的教学工作。基于此,初中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学习评价,但是要引入多方评价主体,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员互评,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总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作业内容中添加创新元素。
继续以“Excel表格制作”知识模块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临近结束之际,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对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省、表述,并对组员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要遵循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主要负责引导学生,提醒学生可以沿着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对Excel表格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等方向进行评价总结。期间,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小组的评价过程,把握并指导学生的评价方式。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束之后,教师也需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整个合作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在用Excel软件制作表格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最后,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让学生用Excel表格来制作一款简易智力游戏等,使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实发挥。
三、教学注意事项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全面构建并落实翻转课堂体系,将学生转变为学习主人,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好课堂纪律,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不会扰乱课堂纪律,不会借着小组合作交流去说闲话、扰乱他人的学习。另外,教师还要落实好引导工作,不能对学生放任不管,任凭学生去步履维艰地探究繁琐深奥的问题。教师要更加注重观察学生,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问题来进行统一的或单独的讲解,从而为翻转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深度的提升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构建翻转课堂,将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教师本身则由权威的知识讲授者变为灵活的引导者。同时,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落实好引导工作,平衡好师生主次性的关系,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东顺.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元化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22(34):134-135.
[2]孟建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23):170-171.
[3]马明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0(23):117.
[4]周秀红.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以初中信息技术课《认识计算机程序》为例[J].读写算,2021(36):197-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