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情感教育;初中
正文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情感教育逐渐被重视,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境界的理想教育。初中生处于塑造优良品质的重要时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初中学生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要提高教学关注,明确情感教育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意义,进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程内容为主导,将情感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活动中更好地接受情感教育,切实实现全面发展。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育必要性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通过长期教育改革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体系。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但是情感教育的缺失却成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发展的一个阻碍。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迁,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的教育为主,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师生双方通过情感教育进行课堂交流,促进师生关系融洽。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领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调动学生热情
思想政治课本身有着较强的枯燥感,与其他学科相比更为明显。如若教学方式再单调传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有效提升。如此一来,则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从当前学生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动脑思考方面缺乏主动性特点,且依赖心理较强,更愿意被动接受知识。这趟的态度主要是由于对学习、对课程的认识不足,且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而习惯被动式学习的状态。情感教育则不然,通过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则能够在无形中实现主动思考、动脑的行为,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其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可以被有效改变,他们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会更加热情,主动。情感教育是以学生情感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方式,使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情感状态充分关注,从而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利于增进师生相互间的交流关系,从而从情感层面驱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断增强。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育实施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情感教育综合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以及教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十分重要,共同构成教学活动。而情感教学是以教师、教材、学生为主要情感要素[2]。这就要求教师要围绕这一方面的内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在课堂上能够应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情感教育。对此,教师还需有着自觉性认识,既要明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亦要注重自身情感教育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具质量的情感教育。具体来说,在提升自身的情感教育素养的时候,要从情感控制能力,目标设置能力这些方面入手。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情感教育资源,包括如时政热点等,借此融入家国情怀等元素,促使学生能够提高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明白思政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这样,学生也能够在生活视角下,更好的走进课堂,让学生对于这些学习内容更加亲切,与此同时,充分激活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主动思考,这样才能让情感教育的效果最大化的发挥。如讲《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时,收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资源,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向学生传达爱国主义情怀。
(二)优化教学理念
教师应当优化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新课改对于所有的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一背景之下,要求在课堂上注重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也要积极开展教学探索,明确学生需要提升什么样的能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不能仅仅拿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立足于情感教育的实际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目光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品质这些方面。与此同志还应该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做指导,整合教育资源,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情感教育。如在讲解《为人民服务》时,结合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周总理博大的革命胸襟和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
(三)打造趣味课堂
趣味课堂是调动学生情绪的重要方式,通过将教学趣味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各类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得到有效改善,还有利于师生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关系、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在愉悦的课堂互动、师生交流、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如此一来,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则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期间,教师再将自身的教育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进而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及健康的人格。这样,情感教育则能够有效渗透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比如,在“欢快的青春节拍”教学期间,教师则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生活中存在青春气息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同时,还可借助音频为学生播放洋溢青春的音乐作为背景素材,如《酸酸甜甜的感觉》等,以此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之后,教师则可逐步带领学生欣赏多媒体中呈现的图片及视频内容,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青春”。之后,则可进一步开展分享交流活动,如开展“圆桌会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围坐呈圆形,进而以转盘指针的方式,由转到对应位置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生活经历,让学生在青春故事的畅谈中,逐步增强对青春的认识及情感体验。
(四)加强案例教学
从课程特征来看,初中思想政治课存在较强的理论性特点,知识涉及责任、爱国、权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如若教师直接告诫学生应当如何,学生虽能够基本理解,但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实际学习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目标,不仅如此,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降低,从而难以实现有效的情感教育。对此,教师则可加强案例教学,以学生生活经验、生活现状等为依据,适当融入真实的案例内容,或是引入社会热点等内容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案例了解与分析中更好地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情感教育的有效落实。比如,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部分时,教师则可将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件作为案例素材,如学生应迷恋网络导致荒废学业、某大爷因接到中奖电话而被骗等。这样,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案例中则能够更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解,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使其能够意识到这些事件影响的严重性,从而逐渐懂得抵制不良诱惑。
(五)增强师生互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探究学习,或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人分享机会,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互动形式[4]。在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时,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这需要自己做好引导,例如明确互动交流的话题。独立性的话题或者连续性的话题都可以。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找到一些重难点部分,由此切入,创设互动话题。例如,在《价值与价值观》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站在风暴之眼》视频,然后围绕这一视频给学生提出两个问题,第一要在看完视频之后,他一谈自己对价值观的看法。第二,“最美逆 行者”这一称号对身处风暴之眼的人们意味着什么?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完全固定的答案,属于开放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思考机会,也可以供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深化对这一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情感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的结合增加了师生良性交流沟通,不仅提升了教学成果,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桂英.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融入教学的作用及策略[J].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1(4):960.
[2] 李敏锋. 素质教育背景下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 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20(26):2.
[3] 王翠翠. 情感体验模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1, 000(002):113.
[4] 邹凌雁, 杨友鹏. 浅谈新时代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