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腿部控制力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摘要
关键词
腿部控制力;舞蹈表演;重要性
正文
一、舞蹈表演中的腿部控制
在舞蹈表演的艺术领域中,舞者的“腿部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巧要素。这里的“腿部”具体指的是从大腿开始,一直延伸到脚趾尖的整个下肢区域。这个区域对于舞者来说,不仅是支撑身体、保持平衡的基础,更是表达舞蹈美感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当我们仔细观察舞者的每一个动作,不难发现,腿部在舞蹈中的作用远超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行走或跑动。在舞蹈中,腿部不仅要承担身体的重量,维持稳定的姿势,还要根据舞蹈的节奏和韵律,精准地发出力量,调整身体的重心,甚至在某些高难度的动作中,起到决定性的支撑和平衡作用。特别是在旋转、跳跃等复杂动作中,腿部的控制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呈现出整体动作的完美和谐,舞者需要在高速旋转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或是在空中跳跃时精准地调整身体姿态。这些高难度的动作,都离不开腿部对力量的精细控制和强大支撑。值得一提的是,腿部的各个关节,如踝关节和膝关节,也在舞蹈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舞者动作的流畅度和美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只是简单地利用这些关节来行走或跑步,但在舞蹈中,它们却需要承担更为复杂和精细的任务。舞者的腿部控制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它需要舞者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磨练,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出那些令人惊叹的舞蹈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腿部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舞蹈这一美妙的艺术形式。
(一)腿部对于韧性的控制
人们通常把柔韧素质简称为柔韧性。腿部的活动伴随着腿部肌肉和韧带的拉伸,韧性的好坏决定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做什么样的动作,在反复拉伸的过程能够增强这些部位的韧性,带动肌肉的拉伸,使得肌肉更有力道,弹性越来越好,更使得大脑在发出指令时,动作完成的更好,韧性力道更好的释放,游刃有余的达到自己想达到理想的动作需求,让动作看起来跟柔美自然。所以,柔韧性是非常重要的,起初学习舞蹈的人先打的基本功就是练习柔韧度,而这都是腿部控制的功劳,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韧性的控制提升,明显能看出来技巧的运用程度,炫丽的转身跳跃,利用腿部的韧性扩大动作的幅度,提高舞姿的张力,刚柔和谐。众所周知的基本腿部舞蹈动作有:“一字飞腿跳”、“倒踢紫金冠”等,都能够展现很好的柔韧性,无论是跳跃还是旋转都能够展现很好的技术舞蹈形态,越曼妙说明柔韧素质高。如果舞者的柔韧性没有很好,控制不当会导致肌肉拉伤、关节损伤、韧带撕伤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了动作完成的技能,这一过程限制了腿部发力的速度和力量,这样体现不出优美的舞姿。例如,古典舞女子独舞《木兰归》,这段舞蹈需要舞者利用柔韧性来展现木兰愉悦的心情,抬旁腿控制、小射燕等几个柔韧性技巧动作展示来体现木兰人物的内心,既不能表现的太过柔美,因为木兰是女扮男装,也不能太过僵硬,这样就体现不出人物的神韵、心情,这对于观众欣赏质量上有很大的影响,舞者有着非常深厚的柔韧性功底,背景配备古典韵律的音乐,舞者的身形、神、劲、律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得观赏者赞不绝口,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这样腿部支撑效果得到完美体现。
(二)腿部对于动力的控制
在复杂多变的舞姿中,舞者对于腿部动力的要求及其严格。动力控制影响着腿部运动的力道,动作做的不到位,严重影响着舞姿,之后的一系列动作,如跳跃、旋转都不能很好的发挥。例如,舞者在做大跳的动作时,经常可见他们有的在落地时摔倒或者站不稳,或者落地时产生很大的声响,显得非常不专业,笨拙沉重。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动作是要坚决杜绝的,是失败的表演,然而究其原因,经过舞蹈家们的经验得出结论,归根结底就是腿部力量的控制不好,不是贯穿始终的腿部动作。在起跳之初,就要充分发挥腿部的作用,控制腿部的力道,知道动作完成,然而,还有些舞者为了使自己跳得更高,在动作初期就只是强调跳的高有力道,忽略了肌肉和腿部韧带的持久性,在空中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腿部的控制,这样不仅没有完成动作,还放弃了对于腿部动力的控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由落体,得到了很好的呈现,重力加速度加上自身体重舞蹈动作自然不会好看。如果把上步—空中—落地这三者之间的腿部动力控制形成完美的一个整体动作,看起来一气呵成,那么舞蹈就成了有灵魂的生物在向观众生动的讲述着感人的故事,充分调动观众的所有感官,并为之喝彩。《水浒传》106位好汉时迁,绰号“鼓上蚤”,顾名思义其脚落地无声,穿房越脊能手,因为其腿部控制力在当时无人能及;西汉时赵飞燕人称体弱纤纤能做“掌上舞”,“环肥燕瘦”中的“燕瘦”说的就是她,这里的词汇就是形容她身姿柔美,韧性好,能够形成如此高超的舞蹈技巧,就是因为他善于对腿部动力的控制的缘故。
提高腿部控制力可以通过地面素质训练,如压腿、踢腿、搬腿等完成。在压腿时,腿内侧肌肉韧带有节奏的按压,最后达到筋骨舒展拉伸的功效;在踢腿时,也是锻炼内侧的肌肉韧带,主要加强的下肢的肌肉强度训练,而搬腿则需要脚下的稳定性与肢体的平衡与对腿部的控制能力共同来完成。在这些提高方法中,总的来说就是要达到增强机体对更强刺激的适应度,越适应这种锻炼,就能够达到增强的效果,这种结合练习从而很大程度的加强了腿部机体的控制力量。只要按照标准适当的练习,通过自身的素质训练得当,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腿部控制力对于舞蹈表演的作用
(一)腿部控制力利于舞者掌握舞台节奏
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要想拥有更高的舞蹈表现力,掌握舞台节奏是十分必要的。虽然音乐的节奏感大部分是天生的,但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增强自身肢体的强度和大脑的配合程度,也是可以体现出很好的效果的。后天的训练一般从培养舞者感知音乐节奏能力训练,再加上后天的努力对音乐跟深刻的理解,再用大脑支配腿部力道的控制,和音乐完美的结合,在每一个音阶转折位置结合舞蹈动作的转换,这是很有难度也很重要的。舞者有没有节奏感是舞者表现舞蹈的重中之重,没有很好的结合音乐,这个舞蹈就是失败的,腿部的控制力也是对音乐的控制力,借助了音乐的功能来表现舞姿,同时用音乐和舞蹈来表现索要表达的故事,这就是成功的,通过合理的腿部节奏,给观众呈现出音乐的氛围和延伸的空间感。
(二)腿部控制力有助于提升舞蹈作品的表演效果
舞者通过舞蹈动作(即肢体语言)结合音乐来表达故事,让观众感知着喜、怒、哀、乐,一部作品的情感因素是整个舞蹈作品关键,舞者在叙述故事过程中,一个跑或者跳的动作都在诉说着情感,表达着情感,因此腿部控制动作的协调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让舞者充分的表达故事的内含,打动观众,不需要语言。
这需要舞者真正的融入到要表达的故事之中,把自身当做故事的主人公,主人公在害怕的时候会跑还是会跳,这需要每个动作做到位,构建出和谐的情感, 通过肢体的演绎,特别是腿部力的控制全面的实现舞蹈情感的塑造,将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进行全方面的释放和阐述。在《黑天鹅》这部电影中讲述的就是舞者自身怎样领悟黑天鹅故事主角的个性及情感,她甚至都出现了心理疾病,认为自己就是黑天鹅,在完美的完成作品的瞬间,她觉得故事完成了,也到了她“离去”的时候,虽然有心理疾病是不赞同的,但是精神是值得敬佩的,这是一种自身的塑造,情绪的控制,整场的控制,给观众交出完美的答卷。
三、腿部控制力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
(一)腿部控制力对于舞者的重要,提高舞者的肢体表演能力
腿部控制力是每一位舞蹈艺术家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在演绎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时,舞者的每一个细致动作都至关重要。舞蹈,作为一种流动的艺术形式,不仅仅依赖于上肢的优雅动作来展现其美妙,更在于下肢的稳定与灵动,它们承载着整个舞蹈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下肢,就像是舞蹈的根基,它们不仅支撑着舞者的身体,更在无声中讲述着舞蹈的故事。在每一个起跳、转身、滑步中,下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对下肢力量的精准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舞者需要清晰地知道,在何时应该展现出柔美与飘逸,何时又该彰显刚直与力量。这种力度与美感的完美结合,正是舞蹈艺术中最为引人入胜的部分。进一步来说,腿部的肌肉和韧带是实现这一切控制动作的物质基石。它们像精密的机器一样,协同工作,使得舞者能够在舞台上自由驰骋,尽情表达。而控制力,正是这一切美妙舞姿背后的无形之手,它让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每一个造型都栩栩如生。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腿部控制力不仅关乎到舞蹈的技巧性,更直接影响到舞蹈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它是舞者能否完美呈现一个舞蹈作品,能否打动观众心灵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舞者而言,培养和提升腿部控制力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
(二)腿部控制力对于舞蹈作品的重要,更好诠释作品内涵
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腿部控制力能更好地帮助舞者理解作品内涵,使舞者能快速地融入到角色之中。例如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其创作的《雀之灵》《云南映象》等作品,完美并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的灵动美,《雀之灵》中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杨丽萍完美的呈现给观众,这些都通过人体的肢体动作很好的表现出来,控制力特别是腿部的控制力来深刻地剖析解读角色,诠释作品深层次想要表达的内涵,也不会与现场观众有情感冲击,更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比如,吕蒙作为国内杰出的青年舞蹈家之一,演绎《二泉映月》经典故事的时候,有一个连续动作很难,要求舞蹈演员有很强的功底和优秀的舞蹈技术,要求一气呵成,从五位脚起跳,到空中旋转两周,然后非常稳妥的落在五位脚上。这一过程光是想象就是很难的,起跳不能用力过猛,这样不好掌握落地,也不能用力太弱,这样不能保证完成自转两圈,最后吕蒙高质量的完成了动作,赢得了广大赞誉。正因为舞者对自己的动作,下肢腿部力量有很好的把控,才能完成的这么准确,同时也充分表达了故事本身主人公阿炳应有的情感展现,很好的表现了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悲伤的、痛苦的、无助的等等情感,整场演出下来,吕蒙凭着很好的控制腿部的动力,让观众感受到阿炳那种无助、孤独、痛苦的内心世界,让阿炳这一艺术形象,在舞者不断变换的肢体语言,整体对音乐自身腿部控制力的把握中充分展现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变得尤为鲜明,技巧和动作完美结合。
结语:
衡量一名舞蹈演员的标准,远非单纯依赖其肢体语言的丰富程度。真正的评判依据,应聚焦于演员所展现出的表演控制力。这种控制力,如同一位精巧的指挥家,引导着舞者的每一个动作,使之既富有力量又不失细腻。在这其中,演员对腿部的控制力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衡量舞者功底是否扎实的关键指标,更是决定其是否真正具备专业实力的核心要素。当我们深入探讨舞者的腿部控制力时,不难发现它在舞蹈表演中的诸多作用与重要性。精湛的腿部控制技巧,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舞者的个人舞蹈技艺,使其在舞台上如鱼得水,更能有效地烘托出舞台的整体效果。无论是轻盈的跳跃还是稳健的旋转,都离不开腿部精准而有力的控制。这种控制力,如同画师的笔触,为整个舞蹈作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
此外,出色的腿部控制力还能使舞蹈中的故事更加立体和生动。当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而腿部控制力的精湛运用,则能让这些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总的来说,对舞者而言,深入研究并提升腿部控制力,不仅能够大幅增强其个人的舞蹈技巧,更能为整个舞台表演增添无与伦比的光彩。它能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享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构成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这些对于舞者来说,都是提升其整体表演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腿部控制力在舞蹈表演中的核心价值,并不断努力去提升它。
参考文献:
[1]张大鸣.傅晶.舞蹈与“控制”[J].舞蹈表演研究,2012(01) .
[2]张炜.舞蹈演员的表演控制能力问题再探析 [J].大众文艺,2014(15).
[3]宋文鹤.舞蹈艺术的表演控制能力分析[J].大众文艺,2015(04) .
[4]李淑琴.浅析舞蹈艺术的表现控制力[J].大众文艺,2014(19).
[5] 王盛峰.论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
[6] 殷强.董欣璐.控制在舞蹈作品中的表现[J].蹁跹舞韵,2011(01).
[7] 敖登.控制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01).
[8] 耿军.基于舞蹈艺术表演控制能力的探究[J].艺术评鉴,2011(01).
作者简介:
王海楠,1998,长春早期教育职业学院,,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