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沈国强

甘肃省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

摘要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模型意识、应用意识、运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大单元教学,从整体到局部优化教学课件,促进教学的结构化。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并简述其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正文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极为基础且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理性认知以及科学素养等都具有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必须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创新教学模式,善于利用大单元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增强课时之间在教学内容上的关联性。

一、基本特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具有多样性,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习空间以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从而能达到多样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大单元教学还具有关联性,不同课时之间在知识内容、思维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互联系,能够促进教学过程的整体化和结构化,强化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还具有生成性,使学生不会止步于课堂,而是能将课堂上的知识以及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后,驱动学生深入学习。

二、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大单元教学的作用下,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更明确、更客观的认识,能够学会以前置性的知识为基础去深入理解新知识,并基于对新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对旧知识的认识,学生将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大单元教学会涉及到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将会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的理解[1]

(二)有利于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将能从多个方面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取得提升,能够逐渐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探究数学知识,在思维实践中收获真知。其次,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将取得提升,能够更加默契地与小组成员配合,共同探究并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学生的归纳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都将取得一定的进步。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组织并实施大单元教学,同时立足于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将取得提升,能更迅速而准确地计算数学算式;其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将得到强化,能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出问题的答案;其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将取得提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将更加深刻,能在现实中灵活应用空间位置及方向的数学概念。

三、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统合单元知识

在大单元教学的备课环节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明确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去构建大单元教学的课件,生成合适的教学素材,统合单元知识,以期能通过大单元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上各个单元所关涉的数学知识及其所隐含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以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为要点制定目标,并以课时为单位细化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将其贯彻到预设的教学活动中,使其能够构成有机整体,实现整体化和系统化。其次,教师也要结合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其他方面的目标,促进大单元教学价值的多元化,全面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2]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时,教师在备课期间要明确教学目标、统合单元知识,对于“平行与垂直”课时,要求学生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并能用自己语言阐述之,要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并能借助尺规画出标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时发展学生在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上的核心素养;对于“平行四边形”课时,要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且能用实物摆出平行四边形,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模型意识;对于“梯形”课时,则要让学生掌握梯形的定义及性质,以及梯形的分类,能辨别出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二)强调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主体

为了提高大单元教学的实际效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必须要强调自主学习,要构建翻转课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展开深入思索,对大项目或大任务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导学案,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预习单元知识,梳理基本的知识框架。其次,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大任务或大项目,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并可以为学生划分小组,让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综合问题,以达到大单元教学的目标[3]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在导学环节先带领学生温故两直线相交的含义,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几何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出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帮助学生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明确学习方向。在“平行四边形”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实例,基于实物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几何特点,再基于特点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最后阐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并要求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以此来深化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提高其推理能力、强化其几何直观,并使其对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优化学习结构,推动学生发展

在构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要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以更具发展性和生成性的方式学习知识。为此,教师可以按照“整体感知-课时教学-拓展训练-复习温故”的方式构建常规性大单元,或按照“前置交流-动手探究-基础训练-拓展延伸”的方式构建联通性大单元,或按照“数学文化-探究新知-动手实践-巩固知识”的方式构建专题性大单元,或按照“构建模型-应用模型-拓展模型-整理模型”的方式构建结构性大单元,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到“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结构性大单元,先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来建立未知数以及方程概念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赋予未知数和方程实际意义,并引领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应用未知数及简易方程,构建方程式来表达某生活场景中所蕴含的数学关系。之后,要基于已经建立的模型来带领学生探究等式的性质,将等式中的数字变化反映在实物的现实意义里,最后引导学生探究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并解答出已建构的方程模型里的未知数,基于该模型总结一般性的解方程规律,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及其模型意识。

(四)落实学习评价,强化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落实学习评价,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学生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及方法,并通过评价活动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强化教学的效果。在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同样需要落实学习评价。除了在课时和单元教学结束时评价学生,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随时做好评价的准备,指出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知识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实际状况,以强化大单元教学的效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在讲到“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时,教师要贯彻对学生的评价,以期能强化教学效果。比如在“构建模型”小单元结束时,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学生对未知数及方程概念的理解问题,并追溯原因,纠正学生在学习态度、方式或思维上的问题。等到整个大单元教学结束时,教师更是需要对学生进行结构化的总结评价,并要立足于核心素养,评价学生在模型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上的发展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有必要实行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为学习单位,聚焦于数学课程核心素养,围绕大概念、大任务或大项目来设计、组织并实施教学。为了增强大单元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统合单元知识,强调自主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学习结构,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并落实学习评价,强化教学效果,从而充分发挥出大单元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亓刚.在小学数学学科落实大单元整合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17-219+223.

[2]刘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探索[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10):23-24.

[3]相珍珍.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单元为例[J].新校园,2022(08):23-25.

[4]谷翠翠.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样态——以“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2(07):9-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