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课堂实践
正文
引言
在语文学科学习中除了学生所必备的读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科技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顺畅的对话,还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与感受,在此过程中掌握倾听与交流的核心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够认真对待这一环节的教学培养策略,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口语中不能进行流畅的表达与交流,不利于从整体性原则上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在口语方面存在弱点,教师就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将更多的教学重心投入到口语交际环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突破和高效的提升。这样对于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强化和语文思维的拓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现状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相较于更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生具有更强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对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主动倾听意识不足。这样意味只知道表达却缺乏倾听的过程也不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此外,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所开展的口语交际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通常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并且方式方法也比较简单,并没有真正发挥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主动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因此学生的能力提升就会较为缓慢。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和互通的,这样才能够完成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让彼此之间互通心意从而达成一定的合作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在生活中所参与的各种各样社会化活动都少不了口语交际能力的运用。比如,在家庭中需要与自己的父母亲戚之间进行交谈;在学校中则需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朋友进行互动;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要跟各种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交往,这些场景无时无刻不考察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因此只有在语文课堂上重视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加强他们的语文学科基础,让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倾听和表达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技能的发挥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口语交际对话也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生活中结交更多好朋友。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够真正凸显出语文学科的在全面育人过程中的价值,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找到学科目标的落脚点。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措施
(一)基于教材构建情境,提供口语交际主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首先需要依据语文课本上的教学要求构建其相应的口语交际情境,然后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展开对话。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特定的口语交际主题,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基于自身储备的语文知识以及生活常识相互之间进行开放的口语交际对话[3]。这样的过程能够给学生的口语交际划定一个大概的范围,让他们依据一定的主题为线索进行课堂练习。这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于前期所学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即兴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让学生基于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畅想与表达,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既可以聊一聊自己长大之后想从事的职业,也可以在口语交际中说出自己一个想要达成的愿望,还需要分别阐述自己所回答内容的理由。教师可以挑选学生中一些比较新颖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提问,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对于话题内容进行更深一层的拓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以及论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基于教材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教师也可以灵活的基于学生的答案展开探讨,将话题本身变得更加有趣,引发学生集体的参与兴趣。
(二)开展丰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由辩论
在语文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除了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话题进行表达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挑选一些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的元素作为口语交际环节的内容,由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结合生活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语文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的演讲与辩论。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一谈对于保护视力的看法,并且可以提出一些正确的护眼措施,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且相互之间针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口语辩论。例如,一些同学认为在日常看书写字的时候应当保持眼睛离书本远一点,这样才不会导致近视。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过远的距离会造成看东西比较费力,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合理距离范围。学生之间分别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在彼此辩论的过程中完成对于话题内容的口语表达。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两面性的话题,并将学生分为正反方两组,让他们结合辩题本身展开自由的口语交际训练。
(三)看图自主口语交际,灵活发挥想象思维
在语文课堂上所开展的各种口语交际活动中,除了给学生设定相应的主题或是让他们进行自由的辩论之外,还可以通过看图的方式将学生的的目光集中在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画面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看图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练习可以灵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图片所展示的内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并且将故事讲述给班级其他学生[4]。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一些有趣的漫画图片,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够根据图片的顺序结合画面中所呈现的场景来构建起一个合理的故事。这样每个学生在看待图片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差异性,并且根据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将图片还原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考查学生对于抽象性画面的构想能力,最终通过巧妙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将其串联起来分享给大家。
(四)建立小组口语竞赛,积极评价指出不足
在口语交际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口语交际小组,然后针对同一个话题展开口语竞赛。在此学生可以根据以往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自己的文学素养来进行条理性的表达。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都能够燃起斗志,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我们都来讲笑话”,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然后分别让学生按照顺序给大家讲述一个自己所收集的笑话,然后在讲完之后看对面小组的反应,如果能成功逗笑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则算成功,否则就算失败。通过这样的课堂竞赛能够更好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上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意识到他们在活动中所展示出来的个人优势,同时也需要指出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更好弥补自己的弱点,从而加强口语交际的核心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将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课堂上一个重要的环节,依据课本内容挖掘其中的口语交际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能进行开放性的口语训练,从而让学生在读写说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J]. 明日, 2021(10):1.
[2]陈远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 读与写:上旬, 2021(3):1.
[3]白玉先. 开心地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J]. 花溪, 2021(29):1.
[4]李刚, 卜文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