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微课资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路径
正文
引言:
在初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迅猛,必须从中小学阶段就加紧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资源,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知识。
一、教学现状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小觑的教学问题,需要加以改善。首先,部分教师所构建的课堂氛围过于严肃,以至于显得沉闷、枯槁,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因此被削弱,学习动力孱弱,难以提起自主学习的精神。其次,部分教师不善于帮助学生梳理信息技术的知识网络,在串接知识点上做得不够好,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较为迟钝,不能灵活处理问题。再次,部分教师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致使教学方案容易出现偏差,不利于高质量课堂的构建。
二、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如果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灵活应用微课资源,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激发,当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探索兴趣后,不需要教师的督促就可以自主投入到学习当中,在课上课下都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地学习。其次,微课资源所具备的特有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视频可谓短小而精悍,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浓缩在很短的视频中,并在学生所需要的时候播放给学生,针对性强,能够直接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不会占用多少时间。最后,微课资源可以把知识以具象化、趣味化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灵活应用微课资源,将之融入在课上课下的教学过程当中,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首先,微课资源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开阔,在处理信息技术问题时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继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其次,微课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专注地沉浸在自主学习中,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再次,微课资源能够活跃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心情放松下来,愉快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微课资源还将提升学生的现代化信息素养,使学生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三、应用路径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作用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就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学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运用微课资源,制作微课视频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微课资源的辅助作用下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在讲到《Flash和Flash动画》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本课的主题特点,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融入学生所喜爱的动画元素,在互联网上检索广受学生喜爱的动画的剪辑视频,比如《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火影忍者》等动画素材,然后在知识导入环节先给学生播放几个微课视频,刺激学生的神经,使学生进入精神兴奋状态,对即将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制作简单动画的技术提起足够的兴趣,然后再进入正式的知识讲述环节,以构建高质量的课堂。
(二)利用微课串接信息技术知识点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所需讲述的知识点较为繁多,往往需要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和知识框架,提升单元教学之间的衔接性以及整体教学的系统性。在微课资源的作用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碎片化、集中化的特点来进一步帮助学生串接信息技术知识点,整理知识脉络,疏通各单元各模块信息技术知识在学生认识中的框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包括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知识,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进步。
以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在讲到《编一个简单的程序》一课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来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串接各节知识,集中攻克重难点知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本课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先利用微课视频来为学生简要概述每一节中的核心知识,比如对象属性的设置、测试程序的基本方法等。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帮助其突破重难点,比如学生普遍在编写程序代码上表现不足,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播放名师精讲视频,对程序代码编写逻辑的形象化趣味演示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本节知识,强化学生在编写程序上的综合素养。
(三)利用微课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其从多个方面影响着教学的效率。首先,师生之间如果能高频度互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会更和睦、轻松,学生的心理状态会更积极、健康,能够更专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其次,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获悉学生的想法,掌握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案,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利用微课资源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开口表达和深入思考,从而推动构建高效课堂。
以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在讲到《双分支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来与学生展开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比方说,在引导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分支程序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故意给学生展示一个错误的分支程序编写过程,检验学生是否足够认真,是否具备批评意识,在视频结束后停顿片刻,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待有学生正确指出视频中的问题后,对其进行表扬,然后继续播放下一个微课视频,向学生提出要求,利用if语句或switch语句编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程序,发现有学生编写完成后与其进行互动,让其分享自己的编写思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微课辅助学生的课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后学习对其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而言,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就把教师所讲述的所有知识统统吸收消化掉,学生还必须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在课堂上尚未解决的问题,解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渐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素养。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后学习过程,做好辅导工作,利用微课资源来帮助学生以更高的效率进行自学,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增加课后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以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例。在讲到《制作菜单》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微课资源,针对学生所需完成的课后作业内容来设计视频内容,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难点进行引导式的讲解,比如菜单应用程序设计思路、VB菜单制作的步骤等,但不要把解决方案直接提供出来,同时在制作形式上要增添趣味元素,多运用一些视觉效果强的图形元素或视频形式。另外,要把微课资源推送给学生家长,由家长来监督其孩子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确实需要辅助,再把相应的微课资源提供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进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水平及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对微课予以灵活而充分的运用。简要来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串接信息技术知识点,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辅助学生的课后学习等等,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汤录元.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2(32):66-68.
[2]徐小龙.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以“图片抠取与合成”为例[J].成才之路,2022(26):125-128.
[3]王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03):147-149.
[4]张娜.微课资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苑教育,2021(30):2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