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考研究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黄技娴

乐安县第六小学,江西 乐安 344300

摘要

目前,我国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老师们应该对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长期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在进行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时,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灵活的发散,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善于发掘出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优点。在构建教学新理念、创造教学新方法、实现教学新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又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背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考

正文


引言

计算机应用与通信技术的开发、设计以及安装实施等构建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但是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是小学阶段教学并未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会独自应用信息技术软件,办公与图形软件时小学阶段经常接触的信息技术软件,教师在教学中也仅是让学生学习以上软件,并以文字排版与表格制作等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这会让学生丧失一部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信息技术内容较为单一与乏味。因此,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展开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以促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发展。

一、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优势

信息技术教学不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利用实践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将自身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体性,并在此基础上来教授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给学生,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很高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讨论信息技术使用方法时,能够信息技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许多学校都把信息技术的教学想得过于片面,认为习惯于重技能的训练,轻素质的培养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侧重于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对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方面缺乏重视,使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流于形式,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得到了改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仍然有很多老师采取先讲解后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让学生形成了在课堂上模仿教师的现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进行操作,这种现象的产生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性下降,不能有效的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从而影响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老师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造成学生成长方向中产生的差异没有得到重视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可以与小学阶段的各种课程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其主要包括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掌握,以及对有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索的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具有整理整合知识的技能,实现各项信息技术知识的相互补缺通过这些优势及能力,使学生理实合一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并间接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新的教学方式与初级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不但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意能力。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长期偏低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科目这就造成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程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低。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科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热门的,学生认为这个科目很有趣,很少会有考试。从整体上来看,在学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科目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位置,各方面的关注都很少,这极大地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但是学校与家长认为信息技术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重视,认为此学科对学生的应试不会产生任何作用,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的设置该堂课程,并且家长认为,学生过多的掌握信息技术会让学生沉迷其中,从而荒废了的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与学生长远发展之间联系的思考不足

当今社会已迈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每一个现代人都要充分把握的技术这是因为技术是一种生产力其中每一种信息技术都是最大的生产要素。如果不了解信息技术,连最基本的技术都没有掌握就无法有效融入到当前的社会环境之中。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信息技术反映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把握住国家所处时代的最前沿。事实上,这种新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教学的重心已经与生活相脱离并且未设置较为明确的课程目标。例如,社会中的大多数岗位均对计算机应用情况具有明确要求,其中包括打字速度与错误率以及对各个办公软件的熟悉情况等,但是这些情况学生却并不了解,这说明信息教学中并未长远考虑学生的发展,错失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良好契机

(三)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考评机制存在漏洞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固定模式,主要是理论+实践的模式,在理论教学模式下,教师会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意义与价值,而在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会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功能的讲解与演示操作,在讲解与操作完成后,教师会让学生独自联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此外,我国小学阶段下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也具有缺陷,例如,教师仅评价学生在办公软件中字体与段落的格式调整完成程度,并且设置随机演示的模式,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完全显示出学生一个学期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

四、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长远目标

信息技术是每个学生均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各个领域均需要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是一种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其中打字的速度打字的准确度已成了许多职业的入门标准。然而,教师与家长在面对电脑与手机时会出现刻意回避的现象,这让小学阶段的信息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提高。最大的问题是当一个人的年龄达到一定程度,所掌握的知识还只是基础知识,那么想要学会更多的知识,就会变得很困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点内容,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阶段可以将未来作为发展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以信息技术能力为评价指标,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终生学习的目标。

(二)进一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近几年,关于快乐教育应不应该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推行的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指出,国外的幸福教育产生很大的负面效果,对孩子的指导很少,其发展轨道也出现很大的偏离。然而,这一认识其实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对此的理解应该是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寓教于乐,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只想让学生开心。其实,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本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实现寓教于乐提供基本的条件。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方面例如,刚开始学习Word时,许多学生都会觉得新奇,因为会用到一些艺术文字,比如色彩的变化倾斜的字体字体的选择改变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文本的修饰法,以指导学生学习各种文字修饰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使用习惯,所以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例如,快捷键是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重点教学的内容,快捷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完成效率,不需要再用鼠标来选择各个选项,可以通过键盘中的各个快捷键完成自身想要的内容,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还能够养成学生使用快捷键的良好习惯

(三)巧妙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广泛思考

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灵活指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指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提升。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学生需要掌握文字编辑与表格制作以及图文混排等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遍过程,之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文本与表格制作,并让学生把自身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疑点与问题记录在一起,之后教师对这些问题展开解决与回答。其中文字编辑是一项较为基础的内容,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字体,行间距等内容进行排版,避免出现多行文字密集排布的现象,这样不仅不美观,观看效果也较差。用放大、粗化、倾斜等方法突出显示部分文字,加大段落间隔,可以使得文字的总体排列效果分散开来,让人看起来非常舒服。在学生心中,对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课程学习中大胆想象与尝试,来编辑各种文本,并在大胆尝试的过程中提升文本编辑的美化程度,根据编辑软件中的各项功能来完成自身想要的东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想象力与主观能动性

(四)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互融合,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在信息化社会中,多种信息技术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没有足够的知识,就无法适应当前的信息时代。信息教育中的文本编辑与表格制作等能够应用到各个工作领域,教师需要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信息知识。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所用的计算机屏幕上,有许多的图标排列得非常紧密,这给寻找和开启目标文件带来困难,主要是左面看起来一片杂乱,计算机用户无法正确的处理自身的文件,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自身的数据应该保存在哪里。如果不能在学生阶段就进行适当的引导,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会常常发生找不到重要文件,耽误工作的事件。把培养好的生活习惯这一思想观念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到,在创建一个新的档案时,不要在桌上新建,而要在我的电脑中除了C盘以外的地方,再选新的盘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然后把文件名改成自身能够清晰了解文件作用的名称,还可以在文件夹里创建新的Word文档Excel表。如此一来,不但电脑桌面上不再凌乱,还能快速在电脑上找到自身所需的文件。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 

除教育方面以外,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注意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创新,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思维、技术运用方面的优点,并把握好机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就像上面所说的打字速度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技能。如果能在不出错的情况下,维持高速的输入,那就是一种能力提升。在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中,教师若发现有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保持较快速度打字的前提下具有较低的错误率,就需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与夸赞,并给予这些同学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分享自身打字的经验,这样能欧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素质教育是从长期发展的观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对学生的基础素养和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对于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养,以帮助学生在信息时代下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来更好的使用当前的时代。因此,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让课堂变的更加有趣,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有效的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之中,来更加深入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瑞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考研究[J].学周刊,2022(34):73-75.

[2]孔华林.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考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六).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六),2022:431-434.

[3]谭倩倩.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创客课程研究[J].新智慧,2021(10):23-24.

[4]李迎春.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读写算,2021(01):29-30.

[5]朱希燕.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1(03):23-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