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郝明翠

临夏县坡头乡坡头中心小学

摘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理念出现了较多改变。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期间,不仅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还需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从而引导学生实现综合发展。然而从目前的阅读教学方式来看,教师阅读教学内容空洞,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致使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以探索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对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帮助,深化教学活动改革。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正文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小学生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标准,教师需转变教育理念,打造出新型阅读教学课堂。群文阅读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阅读思维。所以教师应当科学探索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为当前的阅读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群文阅读全面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能够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将一些具有关联性的语文文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获得较多的语文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与内容[1]。而且新课改下,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科学控制文章整体阅读难度。长期保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综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阅读意识,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较多的知识内容,发展学生阅读素养,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内涵的理解。此外,群文阅读教育方式下,学生是课堂教育活动主体,教师处于引领的地位。故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需对学生设计对应的阅读时间,促使学生站在自身的思维与角度,体会到语文阅读的乐趣。多方面加深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教育优势,综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后续树立终身阅读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教师教育理念存在缺陷

受到传统灌输式教育理念的限制,教师开展小学阅读教学活动,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采取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教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师生之间做不到有效沟通。部分教师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不具备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结合现在的教育活动方式来看,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学习,严重挫伤了学生阅读积极性。尽管部分教师已经做出了改变,将群文阅读教育形式应用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但教师专业素养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出这种教育模式的优势,只是留存于形式,阅读教学效果整体不佳。

(二)阅读资源匮乏

新课改下,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做出了明确要求。然而现在教师对学生寻找的阅读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基础阅读需求。受到外界资源的限制,教师在寻找阅读资源期间,阅读内容同教材内容联系不紧密,部分课外阅读资源甚至超过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这些情况的出现,致使小学语文教学遇到较多阻碍。此外,教师班级内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情况做不到详细把握,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2]。长期保持这种教育方式,学生逐渐产生了一种抵抗的心理,不利于综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推行,也带来了较多不利影响。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科学阅读习惯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具有明确的教学主题,教师想要顺利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需转变教育理念,重新优化教学流程。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指导学生认识到群文阅读的学习优势,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想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将群文阅读教育理念贯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掌握较多的阅读技能。首先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讨,明确教育目标,为学生指导阅读重点。以《祖父的园子》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的美好生活,体会作者的对祖父的思念之情。教师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后续阅读教学,可以直接加深学生对记叙文体裁的理解,对之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此外,教师还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要求较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引导他们掌握较多的技能,促使学生获得较多的语文阅读技能[3]。像教师讲述到《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内容时,让学生学习课文时,摘抄文章中出现的优美词句,进行仿写与鉴赏,深化学生理解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利用这种方式,能逐渐实现学生分析现象看本质的教育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锻炼学生的阅读知识技能。

(二)挖掘阅读资源,尊重学生主体

群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发展学生文学素养,教材中的阅读教学资源不够学生基础学习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教师要充分拓展阅读渠道,为学生补充相应的教材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少年中国说(节选)》阅读教学为例,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教学之前,能对学生寻找一些与文章对应的教学内容,像戊戌变法的背景资料、梁启超的社会背景等,辅助学生展开阅读。借助这些方式,能让学生深入感知到教材中描述的爱国情怀,刺激学生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此外,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必须积极打破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现象,突出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阅读能力参差不一,教师可以采取合作阅读的方式,在探讨中体会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像教师讲解到有关《父爱之舟》的内容时,按照学生的阅读情况、语文思维等,将他们分层不同的小组,利用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微课中对学生播放有关教材中出现的梦中场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思考讨论场景的作用、父爱之舟的内涵、文章表述的情感等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注重问题之间的衔接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三)科学选择阅读文章,保证阅读质量

教师想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展示群文阅读的教育特征,在选择阅读文章时,确保内容处于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这样才能以多种文章为载体,不但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保驾护航,还能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度,从不同的方向,启迪学生的自主阅读思维。想要实现这种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文章内容时,应注重内容主题之间的联系性,确保文章阅读难度适宜。这种阅读模式下,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动机,保障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质量[4]。以《自相矛盾》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寻找课外阅读文章时,可以从本文的体裁、表述模式、写作方法等多方面探讨,在教学期间,让学生结合《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等内容,进行对比阅读。长时间采取该教学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熟悉寓言类型的阅读流程,梳理出故事三要素。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熟练应用多种阅读技巧。

(四)设计实践活动,增强学习体验

小学生因为天性的影响,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难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很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效果,还需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加强设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还能让学生之间相互总结经验,对教材内容,形成不同的观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草船借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简易版的《三国演义》,在班级中设计“读书角”,组织学生闲暇时间进行探讨。同时,教师也能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对他们描述教材的文本结构,询问学生对某个人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不仅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散发他们的阅读思维,产生积极的阅读兴趣。这些是教师采取群文阅读教学的几种措施,教师需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适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案。对学生创设出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如果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需要重新更换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阅读能力与发展特征,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制定出完整的教学规划,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此外,教师还需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采取新的阅读形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继而帮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塑造科学的阅读理念。通过这些教育举措,才能更全面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推动学生在今后做到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亚鹏.部编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索——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J].甘肃教育,2022(21):113-116.

[2]张美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9):161-163.

[3]赵玉芹.因“悦”而读  为“读”而教——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智力,2022(13):94-97.

[4]徐瑞莲.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2(03):147-1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