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曹美玲

信丰县思源实验学校,江西 信丰 341600

摘要

为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汉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中德育知识的渗透途径,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渗透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正文


    德育工作的巧妙渗透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通过有效的知识渗透,强化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不仅是对语文教材知识的简要理解,更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三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

1.汉字教学中的德育知识

字形的独特之美作为小学语文汉字教学的重点内容,如若无法感知汉字的独特美感,自然不能理解语文学习的核心要义。识字过程本身就是对文字内容的重新阐述,也是认识汉字美的一个过程,以“山”字为例,要求学生以山为出发点,开始联想,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对应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山”字,首先会联想到高大、雄伟等形容词,也会有一种震撼之感,接着将其延伸与连绵不绝的山岭,认识“山”的多样化。通过仔细品味的时候,学生开始对自然界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通过教师所展示的山的图片,以及对汉字的综合分析,认识最高峰的一处需要一竖,所以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足够挺拔且优秀,认识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汉字,还体现了自然界的广阔和壮观,培养学生对世间万物的热爱之情。

2.阅读教学中的德育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求教师构建合适的德育活动情境,让学生对阅读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借助合适的情境,实现自我道德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上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文章中的人物不仅存在于单纯的文字内,还发生于我们的生活中,鼓励学生从他人视角真正理解文章,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习更多道德素养的相关知识。

“小兵张嘎”为例,为让学生认识其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教师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其划分为响应的小组,小组1是敌军,小组2是普通人民,接着将班长作为小兵张嘎,开始情境模拟。此时小组1开始“扫荡”,小组2被抓住,面对这种情况,班长应该如何做?怎样营救小组2的成员?教师在事前准备相应的稿件,联系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说明,让每位学生都有一句台词。通过角色转变的形式,学生能真正感受和认识文章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并对其精神和内在含义进行辨析,认识哪些是值得学习的伟大精神。构建合适的阅读情境,实现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写作教学中的德育知识

小学语文作文选题关注创新要素,这是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向。教师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在选题的时候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的时候认识应该如何写作、写作的重点是什么?从而喜欢上写作。例如,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认识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受奉献的意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助人品德。或者是以“亲情”为主题,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通过照顾家人,深化学生对情感的综合认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按照自身的所见所闻进行合理分析,或者是通过故事创作的形式,真正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习作水平。

4.口语活动中的德育知识

口语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情感沟通机制。现代社会在发展和进步,学生有极强的交际能力,能更好立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在口语训练中渗透德育知识,能综合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身的文明素养,对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自我介绍”活动中,学生认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让集体认识自我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而在“学会道歉”中,通过教材中的插图,主动鼓励和教育学生,可能一句无心的话语会伤害周围的朋友,此时一定要及时认错、道歉,这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所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1.文本分析,获得思想上的熏陶

文本素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素材,优秀的文章是作者所思、所想的真实世界。而凭借文章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深度分析、主动感悟,及时对文本素材进行详细解读,主动获心灵上的熏陶。文本解读则是对文本语言进行综合论述,想要综合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则是应该仔细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真实含义,这是学生思想获得熏陶的一个过程。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知识能综合反映出祖国的美好景色,这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提高他们爱国意识的关键素材。如《鸟的天堂》一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为学生展示大自然中众鸟纷飞的景象,学生阅读的时候自然展开联想和分析,认识自然的奇特景观。也看到作者所要表述的核心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愿。又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作为德育教学的优秀素材,展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这些美好精神感染者许多人。教师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应该联系重点依据,结合人物的基本特点进行详细论述,指导学生顺利进入角色开始朗读,感受老班长的基本话语。由此可见,这种坚强且美好的精神会永远屹立于学生内心深处,时刻感染和影响小学生。

2.生活实践,深化学生的道德感知能力

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求,组织生活性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体会和感知。陶行知先生认为,社会活动都是受教育的范畴,凭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感受语文课程的育人意义,而生活实践活动的组织,收集和整合德育素材,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联系自然,深化他们的道德感知能力,实现对文化知识内容的深度阐述。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处理德育和道德品质的潜在关系,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文化内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掌声》一文为例,为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哪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片段。通过知识导入的形式,模拟对应的学习情境,通过阅读的形式认识文章中的场景和学生现实生活相符合,这些都是广泛接触的场景,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和真实。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设你的朋友是一名有身体缺陷的人,那么在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应该如何表示鼓励呢?如何对此表示认可?接着引入本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论述。从字词中感受期间的德育要素。虽然是非常普通的掌声,但是这也表达了对朋友的肯定和赞扬,面对身体有残缺的人,不应该有歧视,而是以鼓励的态度肯定他们,让他们的生活抱有崇高的热情和信心

3.文化体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心筛选的,具有极强的人文特性,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经典故事。但是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片面讲解,忽视了课文中所展示的仁爱理念,不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而在全新的课堂背景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宣传,渗透文本中的德育知识,将课本内容和故事背景巧妙结合,丰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深度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孔子拜师”的故事为例,教师主动探究教材要点,分析文本素材要点,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认识古人是如何拜师学艺的?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为何要拜师?进一步的衍生出优秀文化,甚至是延续孔子思想。期间穿插一些趣味性极强的故事,方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认知,确保学生能主动学习和认识文本内容,获得文化的熏陶,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传统文化所看重的是并非是单一的客观事实,而是实现思想和道德意识的传承和延续。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这些都是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一部分,采用借景抒情的形式表达情感,期间不仅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包含了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有效手段。例如在《示儿》的古诗词教学中,其间有着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期望,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作者想要表达的爱国情感。教师则是通过配乐朗诵的形式,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声情并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和认可传统文化本身存在的艺术感染力。

4.课内外结合,优化拓宽渗透渠道

为实现德育知识的有效渗透,应该优化课内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从生活实践、家庭和校园中主动感受和体会。一方面是在课堂导入阶段的德育渗透,精心设计导语,通过导语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出示多媒体课件,介绍当地的优美景色,提问,为什么来到北京的旅客喜欢到圆明园游玩呢?通过这种导语激发学生兴趣,对其进行爱国教育,认识圆明园是如何从辉煌走向“毁灭”?如今又是何种模样?感受国人对其的热爱之情,从而让学生有极强的民族自豪感。

为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教师在课后还要优化德育的渗透途径,组织丰富且多彩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形成,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则是组织丰富的语文实践互动,实现课内外德育知识的紧密联系,起到双重优化的育人效果。实践活动的设计尽量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确保活动具有层次性和教育性。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艺活动、故事会议、辩论会等,这些活动的形式极为丰富多彩,能最大程度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极为基础的课程,学好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德育渗透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让其拥有正确的三观,独立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选择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活动,优化德育渗透的途径,通过文本细读、生活实践、文化活动、课内外结合和情感引导等形式,创新德育渗透策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海莲. "知行合一"思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启发与优化[J]. 学生电脑, 2021, 000(002):P.1-1.

[2]李园. 移动互联网视野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措施探讨[J]. 新作文:教研, 2021, 000(012):P.1-1.

[3]孙晓珠. 春风化雨——古诗文诵读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的应用[J]. 吉林教育, 2021, 000(001):P.36-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