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杜雪艳

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山东 东营 257400

摘要

小学语言教学应面向全体,以语言为本。以此为基础,语言教学应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互动,在以任务为中心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效果。这样既可以很好地激发人们的兴趣,又可以通过不同的想法和思想的碰撞,获得意外的收获。这是一种自主认知和建构的过程,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对问题有更好的理解,也可以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吸收,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合作精神,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正文

引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比如,老师可以把收集资料、制作幻灯片的任务交给同学,同时老师也可以对同学进行指导,并对同学进行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创设的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提问,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答,最后再让同学们轮流到讲台上做报告。也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与协作学习有关的作业。学生们下课后会参与小组合作的讨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式。

一、合作学习探究模式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等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但能相互学习,而且能提高同学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并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老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兴安岭的美景之中,并向他们提问:“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吗?你就简单说一下吧。”这种方式既能给学生一个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机会,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群体性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的尊重,是对学生知识和素养的表现,也是对“我要学”的一种激励。合作学习为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这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合作学习的内容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创设等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思考以及探究。在这种协作的方式下,学生们可以在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又能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应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主题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简单的文章和问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方式,至于那些难度太大,又不是他们能做到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在合作学习中,问题就是学生通过提问而形成的、有意义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时机。如果课时太少,则会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够好,讨论只是一种形式;如果讨论的时间太长,就有可能偏离正题。因此,老师们要注意对自己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

例如,我们可以把《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为一个案例,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也可以让各个小组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悟为基础的,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然后再根据重点,或者是有价值的内容来组织讨论。就拿课文第2段来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定一个合作学习的任务:同学们,想一想,当谈迁遭遇不幸时,他凭借怎样的信念来应对挫折?他是如何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的,你又得到了什么启发呢?每一组都以此为中心,进行了积极的协作学习。根据文章的内容及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分享观点和探索讨论过程中,最后得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在逆境中,只有不低头,不投降,坚定理想信念,并做到自强不息,才能战胜苦难。人生难免会遭遇挫折,唯有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之抗争,才能看到希望。与单独的理解和感悟相比,一起讨论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达到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目的。

(二)合理分配学习合作小组

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之前,老师们要仔细地研究和设计学生们的分组,让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都保持在一个比较接近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公平的竞争。通常情况下,合作小组都会遵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它的成员包括六至四个人,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征着手,这样才能让组内的优势互补,组外的水平也是平等的。分组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分配好每个人的角色和领导职责。主要有组长,监工,记录员,发言人等。只有将每一位成员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项完整的研究课题,这样才可以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锻炼所有同学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持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对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策略、新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创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针对性的、具有创造性的、有创造性的、具有创新性的、可持续的、可操作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在小组中如何进行分工和协作,让学生学会在合作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

有些老师,只想要在课堂上“出彩”,就会设计出一些哗众取宠的话题,导致合作学习脱离了正常的教学轨道,脱离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方向。其次,问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特定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如果能设计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将会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广度。要使学生感觉到合作研究的问题是有实用价值的。最后,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性,按照“特点不同、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原则来设计,从而保证了所有同学的参与,避免了在课堂上表现优异的同学在课堂上的“个人秀”,也为班级内各个小组的平等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其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比如,在教学《画杨桃》时,老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自己去想:“这篇文章里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们还想到了什么?”等问题之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和交流,再在小组中分享和交换自己的看法与疑问。小组成员对于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有关词句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六)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将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可结合实际,设计适当的评价体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正确的评估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强他们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合作学习的效率。在评估时,应该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在进行学习评价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几个成功的合作团队,即便是一次失败的合作学习,也要为团队提供一个展现合作结果的平台,这样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积累出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三、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成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中,得到了知识,明白了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在感受到成功的同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在今后的合作学习和其他形式的学习中也会更加积极。

(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预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归纳能力。在活动中,老师在适当的指导下,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思考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得到最适合的学习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为了能够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在互动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分工,这就需要每个学生学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协作,既要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要融入到小组中去,支持他人,倾听别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最后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主体,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交流的同时,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所产生的有创意的想法,可能激发教师对问题的新思考,开发讲课的新视角,提高教师的教授效率,在提升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语:简而言之,为了促进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也为了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在此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另外,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任务,让学生们以目标任务为中心进行讨论、探索,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语言与技巧,而且可以促进他们的思考能力、创造力与协作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协作,并通过最后的评估反馈信息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在协作学习中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琳芳.浅议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新课程,2021,(20):127。

[2]周静,傅佳锐.小组合作学习的弊端与解决策略研究[J].大学教育,2018,(03):168-170。

[3]侯亦姮.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文学教育(下),2021,(12):136-137。

[4]于凯月. 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