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人本观念"的有效渗透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白延春

甘肃省临夏县土桥学区尹王中心小学

摘要

在如今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做一个关键的教育任务,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调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落实这一目标,班级管理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人本观念来开展所有的工作,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价值能够充分彰显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人本观念”

正文


引言:

学生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班集体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正是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班级管理工作又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成效,为了提升教育质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重视班级管理,是一个必由之路。而在具体管理中,采用合理的教育观念作指导,是提升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提出应用“人本观念”作指导,围绕学生这一重要主体,关注他们的发展需求,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班级管理内容

所谓班级管理,包含班级中的一切事务,内容繁多。例如对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管理,就属于这一范畴,此外还有卫生、思想。总之就是对班级各项工作开展管理,进而让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1]。具体而言,包含班级教学管理、班级的德育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首先,教学管理,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全面且深刻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德育管理,这一内容在如今备受重视。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有才能的人,更要培养有道德的人。故此,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等方面加强教育。最后,日常生活管理。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有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具体任务设定完成目标的计划,科学管理班级中的日常生活事务。

二、现代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

班级管理工作由来已久,不过在如今的时代中,它显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第一,管理方式民主化。在如今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凸显出来。基于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方式也就更加民主化。班主任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两个个体,学生要有机会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毕竟他们才是主体。例如班规的制定,就需要班主任和学生一同商定,制定好的班规人人都要遵守。第二,学生发展个性化。如今的孩子生活的条件比较好,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也比较多,这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形成,他们更注重凸显自己的个性。基于此,如今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给他们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第三,教育方式差别化。学生们的生长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自然不能用一套教育手段面对所有学生,而应有所区别。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人本观念”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很多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常常会忽略凸显学生主体作用,总是不自觉地以自身为主导,安排所有的教育活动,希望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但这样一来,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认识不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自然学习劲头就不足,对于班主任讲解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听完,并没有记住,记到心里[2]

基于此,班主任就可以将“人本观念”渗透其中,主动放权,自己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并教会学生自我管理,当学生能自己管理自己时,他们既锻炼了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关键的能力,又感受到了自己被班主任尊重,认可,会十分积极地响应班主任所提出的各种号召。

笔者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就重视找各种机会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管理,例如班会活动的组织,笔者就一直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们也办得非常好,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一些活动。有一次以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们选择了《放牛班的春天》这个影片,节选了一段,大家在看完之后,互相讨论,立足班级实际,说出自己对集体主义的看法。这一次班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效果非常好。可见,学生自己完全能胜任的事情,就可以放手交给他们去做,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能力的认可,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要点。

(二)严要求,培养习惯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将让他们一生受益,是践行“人本观念”的一个重要举措。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要养成好的习惯不容易,在一开始,班主任需严格要求学生,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尚小,对很多事情的理解不够透彻,或者认知不全面,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严格要求学生,则可以有力地约束他们的行为。习惯越早养成越好,例如早睡早起,看似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要坚持下来不容易。班主任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早睡早起的好处,如:精神状态好,可以安排好一天的学习生活,从容不迫地应对所有情况,再给学生提供一些保证早睡早起的方法。在帮助学生培养习惯时,大小事件都要涉及,例如:大方面的制定学习计划、自己的发展计划;小方面如穿衣服时,拉链要拉好、升旗、集会等要按要求排队前往;做操时动作到位;读书写字时保持良好的姿势。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整合起来,就彰显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所有学生加起来,就彰显的是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也就体现着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故此,班主任严格要求学生,保证学生举止文明,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多种管理方式相结合

对于班主任而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最终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就是落实“人本观念”的一个有力体现。基于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需以实现这一目标为核心,结合多种管理方式,借助多方力量,来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班主任需要解放思想,让管理工作更科学地开展[3]。于班主任而言,日常工作繁重,加之班级管理工作内容也十分繁杂,如果班主任事事都要管理,自然会力不从心。对此,班主任就要解放思想,科学管理,如让学生也参与进来,有一些小的活动组织或者班级中日常事务的管理,就可以交给学生。按照这一思路来管理班级,自然会更加高效,学生也会因为有了较强的参与感而有更积极的情绪。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合作。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受教育生涯中是十分关键的,班主任积极联合家长,则是将这一份教育力量和自己所做出的努力结合起来,进而提升教育成效。

笔者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就十分重视这两方面,在制定班规班纪、组织主题班会这些活动时,笔者均让学生参与进来,放手交给他们去做。在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时,笔者在转化时也注意和家长联系,对这些学生的了解更加充分,和家长一直制定转化计划,这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有人来引导以及监督,更快速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校内有这些小帮手,在校外有家长的协助,笔者的班级管理十分顺利。

(四)落实人性化管理

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他们是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不要试图用各种规矩或者条条框框直接约束学生,这会让他们不舒服、不愉快,进而不愿意主动配合[4]。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学生的性格发展。为避免这一问题,班级管理采用人性化管理时比较合适的,为落实人性化管理,第一,需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这一工作,先根据本班级的实际,选定主题,例如以读书为主题,则可以创建“书香班级体”。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出谋划策,如在墙上张贴和读书相关的名言、可以展示一些古诗词;也可以创办以此为主题的黑板报,确定具体建设方案之后大家一起来完成,由学生自己参与的文化创建,最终的成果他们会更加珍惜,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种种能力。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然要不断地处理各种事务,其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这是一个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在行为方面有一些不妥之处十分常见,班主任要允许学生犯错,只要在犯错之后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即可,这就是管理的作用。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班主任要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成长,不要在他们犯错时只一味地批评,以免言语过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反而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新时代下,这一项工作也显现出了新的特点。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可以积极应用人本观念来指导这一项工作的开展,本文浅要对这一观念的应用做了分析,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燕.小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本化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08):111-112.

[2]黄旭珍.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成效[J].求学,2021(28):29-30.

[3]康会明.小学教育管理贯彻人本理念的方式[J].求知导刊,2021(07):79-80.

[4]韦荣娜. 人本管理思想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