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形势下青岛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免费开放;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
正文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文旅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传播功能逐步拓展,博物馆研学、游学、旅游活动也日渐升温。而在全新需求的推动下,我国为协调区域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变革,落实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重大惠民政策。全新的政策内容,为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带来机遇,但也提出内部管理上的高要求。需要博物馆基于免费开放的经验,聚焦发创新发展的问题,通过落实完善的管理措施,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免费开放形势下青岛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机遇
虽然我国免费开放政策落实的较晚,但是开放的范围、力度、影响力确实空前的。各地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成立创新发展联盟,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博物馆这里公共组织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带来更多的帮助。自免费开放以来,青岛125家博物馆中,免费门票开放的达到107家。知名度较高的国有博物馆,逐步加大产品的开放程度,并凭藉其自身独有特色,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年轻群体“小众打卡”。与此同时,青岛博物馆的服务体系更为完善,针对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在国内增设便民服务,并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显著提升。而面对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博物馆克服人员紧张、工作强度大的困难,创新服务内容,从传统的讲座、展览、讲解等单一形式,扩展为数字化展示、文明交流、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全新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有效应用,使博物馆文化软实力逐步提升,逐步成为我国文化主要阵地,在促进文化交流、公民文化意识、公共机构服务理念上,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免费开放形势下青岛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遇到的阻碍
(一)管理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不足
现阶段,面对免费开放政策下,博物馆参观人数过多、管理压力大、服务需求大的现实问题,需要博物馆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财政部门为博物馆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提供资金和资源上的保障。但是目前,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仍然在运行中出现较多的问题。首先,缺少统筹规划,部门条块分割。国有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层级管理的模式,根据文物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安排,落实各项工作和活动。但是,文物部门业务指导作用的发挥,不但需要结合博物馆发展政策,还要协调好教育、文化、财政等多个部门,使工作难度较大,部门条块分割,难以实现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而在行业建设过程中,由于博物馆仅仅起到辅助性作用,博物馆承担的工作职能差异较大,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也导致很多博物馆发展路径不清晰,缺乏自主性。其次,保障机制不健全。2018年我国财政部下发免费开放经费补助措施,允许博物馆进入到补助的范围内。但是,在博物馆开放发展的过程中,获取的经费不充足,造成低水平的保障高质量的发展需求不匹配。免费开放政策下,博物馆需要拓展服务范围,并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举办各类教育、工业、展览等活动,进一步增加博物馆内部的运行成本。而财政保障力度不足,使博物馆缺少相应的资金,活动性质的经费需要上报和请示,造成博物馆创新发展的自主性逐步降低,并出现内部管理上的压力和问题。
(二)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发挥有限
一是管理资源利用率不高。在免费开放政策下,博物馆面向社会公布馆藏目录,但是对外公开的资源数量,仅仅占据博物馆藏品信息的小部分,造成公共了解产品信息的渠道狭窄,很多出土的文物和资料不能面向全社会公开,很多研究成果难以引发观众的关注。与此同时,博物馆之间交流合作不够,产品呼唤的方式不能有效的推广,造成不会不能积极地参与学术研究活动,造成博物馆展览同质化倾向严重,难以发挥其公共服务的功能。其次,展示和传播手段单一。不管作为文化性场所,需要借助全新的媒体渠道,向公众传播知识和信息,发挥其教育功能。但是目前,很多博物馆讲解内容生硬枯燥,不过准确清晰,缺少必要知识的解读,造成文化基础不同的游客,容易出现理解上的问题。而很多知识和信息仅仅依靠博物馆内的讲解,造成很多信息传播范围狭窄,难以发挥其社会的影响力。最后,缺少特色产品,博物馆效益较低。博物馆内包含的大量文化艺术和艺术符号,需要发挥文化传播的重任,在商品市场中打开渠道,通过产品的销售来实现文化大范围内的传播。但是,博物馆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以文创产品为特色,将部分特色的产品设置较高的售卖价格,使文创产品价格不亲民,且质量良莠不齐,降低博物馆固有的品牌形象。
三、青岛博物馆事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青岛市博物馆现有三十多个门类,12万余件套藏品,三级以上珍贵文物9504件套。先后利用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建设了在线《青岛市博物馆珍贵文物目录》,既是对文物普查工作成果的转化,还是满足产品数据社会化利用需要,拓宽社会服务范围的重要举措。通过公开藏品账目,更有利于社会监督,与大众形成良好互动局面。伴随着免费开放形式的到来,为更好地应对《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提出的相关要求,青岛博物馆选择在周末向市民免费开放,并支持网上预约服务,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和形式。但是,通过对青岛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情况的总结,发现在免费开放发展中仍旧存有一些不足之处,继续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博物馆视野,创新发展。基于此,青岛博物馆应重视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基于免费开放发展目标,推进部门间的深度协作,重视发挥各部门、政府间的支持作用,强化政策实施保障机制,为青岛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持。首先,加强宏观管理与政策优化完善。在具体实施阶段,为进一步做好博物馆的改革发展顶层设计,需要重视加强博物馆宏观政策研究,紧密结合青岛博物馆现今发展的大环境特点,面对受众群体实际需求,对博物馆布局、发展类型、管理机制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系统设计。相关部门应重视,将青岛博物馆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将其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建设等伟大事业规划在一起,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考核指标。通过系统梳理、挖掘和凝练青岛博物馆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含金量。其次,借助大数据与网络信息平台,搭建与多部门沟通、协调的有效桥梁,建立博物馆建设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争取与发改委、财政、编制、民政、教育、国土、规划等多部门取得交流和沟通。争取将博物馆创新发展纳入地方建设管理当中,针对免费开放形式特点和要求,给予充足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推动青岛博物馆持续发展。此外,还可通过多方位筹措经费,除了国家拨付的免费开放资金外,还应结合青岛地区文物实际情况,把握新时期发展新形势,基于展陈提升、数字化展示利用、预防性保护等项目需求,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项经费,落实好优惠政策与差别化支持政策,支持青岛博物馆免费开放与创新发展。
(二)建立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适应免费开放政策需要
建立完善、科学且覆盖全面的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是促进青岛博物馆做好免费开放工作,促进自身是也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绩效考评与动态管理机制,将博物馆免费开放运行管理与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安排经费、动态调剂的重要因素,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实施奖励与惩处措施,增强博物馆落实免费开放政策的重视程度。第二,建立信息公开机制,面向社会搭建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博物馆内部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为调整博物馆事业发展形势提供重要参考。第三,积极转变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基于免费开放形式下的受众群体实际需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完善力度,最大化满足群众使用需求。
(三)深挖地域文化与教育资源,增强博物馆的传播功能
一方面,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策划出独具文化特色的陈列展览。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借鉴河西区先进地区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优秀经验,紧密结合青岛博物馆本地区特色和观众需求,打造极具创意又紧跟时代节奏的精品展览。通过特色展览,真正让博物馆内的文物“活”起来。如《青岛史话—青岛地区历史陈列》上部《古韵悠长》和下部《岁月回眸》;《古钱今说—馆藏古代钱币陈列》;《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等等。这些陈列展览都是融合了当地特色文化,展示了不同时期的青岛文化风采,深受人们喜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青岛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主要功能分别包括收藏、教育和科研,免费开放之后,进入博物馆的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日益凸显。博物馆如同一本更加生动、直观的百科全书,能够借助实体展示的形式,向人们全方位、立体展现我国现今的科技、文化、历史和地理等一系列知识。与传统书本教育不同,能够更好地激发人们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增强教育效果。所以,应重视发挥青岛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积极引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发展模式,由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让文物主管部门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并定期深入博物馆内部举办关于社会教育方面的培训活动,让博物馆内部从事社会教育活动的人员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单位经验,增强其社会教育职能。
(四)深度推进博物馆理论研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深度推进青岛博物馆理论研究,有利于助推博物馆在免费开放形势下获得更好、更科学的发展,切实解决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力度,支持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贯彻落到实处,提升其管理与发展水平。一是大力提倡高等教育机构践行博物馆学研究工作,巩固高校等研究机构在博物馆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基础地位,支持文博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面向高校开放共享博物馆基础信息资源。二是建立全国性博物馆研究中心,仔细梳理国际博物馆见学术成果、政策制定与建设发展动态,对青岛博物馆具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为调整发展方向提供基础支持。三是加强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博物馆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大力支持青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高效化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免费开放政策下,博物馆迎来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参观人数的快速增长,增加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压力。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需要博物馆创新服务项目,开展各类的文化活动,以满足日益提升的需求。但是目前,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博物馆创新发展仍然遇到较多的阻碍。对此,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博物馆内部管理机制,并挖掘地域文化与资源,丰富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并通过博物馆之间的深入交流合作,推动项目研究,使博物馆能够发挥自身的公共服务职能作用,实现精细化和创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雅贤. 充分发挥博物馆功能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工作思考[J]. 理论界,2011,(12):123-124.
[2]周墨兰. 策展:免费开放时代博物馆临时展览选题实践[A].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经济环境变化与博物馆应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7:340-348.
[3]苏朝阳. 新时代县级博物馆免费开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7):108-110.
[4]杨莲芬. 民族地区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如何健康发展——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为例[A]. 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文博(第六辑)[C].民族文化宫、中共云南省楚雄州委宣传部、楚雄州文化体育局: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5:83-89.
[5]戚敏. 浅论免费开放后中小博物馆及纪念馆的发展——以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为例[J]. 大众文艺,2013,(09):43-44.
[6]冯乐祥. 创新发展免费开放下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门槛”消失后的实践和探索[J]. 大众文艺,2012,(14):207+224.
作者简介:魏金玲,女,汉,山东省巨野县,助理研究员,硕士,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山东省青岛市,266071,出生日期: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