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融合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技术;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
正文
引言: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新课标的推出,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为目标,大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必须系统地进行知识学习,以便全面掌握其教学内容;从教师角度来看,以大单元为教学单位设计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进新课标的落实,教师应积极研究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互联网+”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含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人们在获取知识时更加便捷,且实现了各类信息的有效集成。英语教学整合是对英语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知识协调、渗透,通过信息技术将英语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和英语知识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英语知识和学生素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打造新型教学模式。虽然“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方面的出发点不同,但最终目标均是为协助英语教学完成课程整合,并积极落实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并通过“互联网+”的辐射,反映未来英语学习标准,促进学生英语素质和知识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1]。
二、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单元教学主要是以单元目标或主题而开展的整体教学,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基于传统文化,与系统性学科知识相融合,而构建的教学单元;(2)基于学生的实际经历,结合实践活动,而构建的探究性生活单元。日本教育学家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其认为课程是以“目标达成一致”为主干,“主题——探究——表达”为枝干,如此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通过一套完整的“存在一定内部联系”的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现行教材结合,围绕“存在一定内部联系”的主题,采用系统理论对其进行深入探索、重新构建和整合,从而实现课程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案,通过认知、探究、转换与重建等多层次学习活动,来实现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核心理念,而不只是单纯的教授语言技巧[2]。
三、“互联网+”模式在高中英语整体教学方面的实际用途
(一)“互联网+”英语预习层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要将其更好地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首先要将互联网技术融入英语课程整体设计之中,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基于英语学习全过程的角度来看,对下一节课的英语知识进行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许多同学并未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自然无法采取有效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为此,英语教师可尝试将互联网和英语预习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预习内容。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与本单元相关的音频教学资源,以便学生在预习时更好的了解其内涵。
(二)“互联网+”课后复习层面
在每节课学习完后,都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因此,教师可整合能用的一切网络资源,在对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充分整理后,将其共享到班级微信学习群中,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学习要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将更多高质量的学习资料整合到教案中,并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和记忆。
四、“互联网+”融合下的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
(一)积极备课,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利用互联网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还可和其他优秀教师互动,从而扩展自己的设计思路,以便引导学生对主题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突出“以终为始”的设计原则与理念,紧紧抓住主题意义,创造一个逼真而又鲜活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此同时,设计教学问题驱动学生不断探索,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意义。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准提炼主题意义,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测,并适时向学生提供关于资源变动、进展情况、人员状况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3]。
例如:在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查阅北师大版本教材的“Celebrations”和外研版教材的“Let's celebrate!”等单元教学视频。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视频横向对比,对同一主题不同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通过在线与名师沟通,就本单元主题进行探讨,以课程育人为出发点,明确主题意义。本单元的主体语言可设定为“人与社会”,教材内容以丰富多彩的篇章结构展示了各个节日和特殊场合,以启发学生对传统节庆及特殊日子的含义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探索传统节日所传递的情感,并对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价值展开探讨。
(二)分析学情,明确教学思路
学情分析是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学情分析,也成为当代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能力之一。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关联,并深度分析,并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出来,以此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投入度、学习进度、学习成效等实际情况,以便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明确教学思路。
例如:在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学习需求,并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进行课前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如下判定: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有更多的认识和体验;对国外传统节日有所了解,知道其所设计的庆典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但对于节日背后的含义并不了解[4]。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阅读能力,可以快速看懂文章大意,可以从课文中掌握具体信息,并能借助思维导图整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还可使用互联网、词典等工具辅助学生学习。如果学生对所读内容的推断、比较、分析、概括能力有待提高,根据表达需求能够恰当进行沟通的能力不足。那么在设计大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创造主题情境,同时利用互联网等辅助手段,让学生观看国内外传统节日的庆典和社交礼仪,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内涵。
(三)整合内容,构建教学载体
以主题为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是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重视以下内容:以单元主题为中心,对教材语篇进行整合,打破教材界限,打破线上线下教学界限,从主题意义出发,获得更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单元教学内容,为学生知识构建和感悟主题提供支撑。
例如: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单元包含多种类型的语篇,如对话、口述、访谈、回忆录、录像、杂志报道、小说节选等。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可按照“享受盛世,继承传统”的主题含义对教材语篇的编排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同时适当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构成大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在以“学习社交礼仪,描述欢庆场合”主题的引导下,将教材中的“topic talk”、“An event description”、“Special occasions”等三个语篇进行有机融合,并穿插一些关于春节的微课件和听说音频,帮助学生完成主题写作,让学生描绘出我国各地的春节场景。
在“探寻欢庆意蕴,发掘节日精神”的子主题引导下,结合“Paper-cutting”、“Festival menu”、“TheUn-birthday gift”三个语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影视资源,帮助学生感悟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结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从人物交谈中了解“非生日礼物”的意义。在“中外节庆对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子主题的引导下,整合“Spring Festival”、“Memories of Christmas”语篇,分别展示春节和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比,了解其不同之处,并设计一幅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背景的宣传海报。这种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利于课本知识的条理化,使学生可以快速、深入地探索主题含义,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对大单元主题进行补充,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撑[5]。
(四)设计方案,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后,教师应按照教学需求制作相应课件,并设计完整的教学方案。在“互联网+”融合背景下,教师可将获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案相结合,使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迁移、创新。例如:在教学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单元的Topic talk模块时,教师应结合语篇具体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主题情境中。
具体如下:(1)Lead in: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celebration? Watch the photos and discuss what is being celebrated.结合传统节日、特殊日子的庆典照片来导入这一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庆祝”这一单词的内涵。(2)Listening:Listen carefully to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and mark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通过播放听力资源,并配上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所听内容,并整理出关键信息。(3)Summary:Can you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 when discussing holidays? Can you describe those specific scenes?运用尚未填好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对所听文本的内部逻辑进行探索,并完成节日框架的制定。(4)Listening:Continue listen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are the two people discussing in the conversation? Complete the mind map filling.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听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完成思维导体的填写,从而提高学生的结构性学习能力。
(五)管理作业,优化大单元教学评价
“互联网+”时代,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设计作业,已成为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之一。在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减少作业批改任务量,使作业批改效率得以提高。同时,还应对所有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对课堂重难点进行相应调整,开展针对性教学。并借助智慧教学平台设计常错题型智慧作业,以提高大单元整体教学质量。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学生可在家中便查看作业批改情况,也能通过专属的、个性化的错题练习完成课后自学,从而让学生从枯燥低效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个性化、精确化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帮助学生掌握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单元词汇时,教师可通过智慧教学平台下载试题,并设计基础、提升和创新三个难度的作业通过单词跟读、汉译英、英译汉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完成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词汇知识。此外,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应及时提交,以便教师在后台进行批改,智慧教学平台会对学生的词汇、搭配、语法等常见错误自动识别,从而减少学生的作业批改量,并形成个性化反馈报告,以便更加直观的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评价结果,以便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评价结果基础上,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不断生成智慧作业,为学生提供具体知识点的拓展训练、搭配推荐、参考例句等习题,从而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将越来越智能化,而学生的教学评价也变得更为广泛和有意义,从而实现精准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将对主题意义的探索与产生,从起点到终点贯穿于整体教学过程,整体推进,既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知识碎片化,也能为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路径提供可行性,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学科核心价值的理解,让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施雅双.“互联网+”融合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4,(25):90-92.
[2]孔德兄.“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4,26(08):191-193.
[3]谭小芳.“互联网+”融合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3,(40):23-24.
[4]吴易一.浅析“互联网+”模式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J].校园英语,2022,(51):36-38.
[5]张福.“互联网+”融合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0):206-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