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策略
正文
叶圣陶先生说:“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契合了叶圣陶先生“反复历练”的要求,能促进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巧,迁移并应用于自主阅读、课外阅读活动之中,通过一篇带动多篇、一篇带动一本,不断积累阅读资源和阅读经验,达成“反复历练”的目标。基于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达到“反复历练”的要求,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技能、积累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应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真实学情等,创建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体系,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依据一个主题,逐步拓宽自身的阅读范围,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在“反复历练”和仔细琢磨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建构和运用能力。
一、单元整合和主题阅读概述
资源整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也是一种实施教育的方式。单元主题是构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单元资源整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资源整合。教师将课文与阅读、写作等内容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进度,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并重新安排知识点的顺序。第三,重新组合课本中的单元。这种单元资源整合是以整个学期为基础,以高质量和高水平为基本准则的综合型整合。教师在重新组织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学习目标,而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则要把重点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第四,主题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课文内容都是按照相关主题进行编制的,同一单元下的课文内容,主旨相同或相近。因此,教师可以选用最适宜的教学素材,开展单元主题式探究。
二、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一)组织主题阅读活动,做好阅读教学准备
要想确保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注意科学引领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受年龄、阅历、认知特点、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素限制,小学生通常很难抓住作者的主要行文思路,对文章主旨、情感表达等不能快速领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阅读活动,先帮助其对主题有一个初步了解,再让其进行单元文本的阅读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快速地抓住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课外名著阅读主题。在阅读古典名著时,学生应当具体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等。如果学生缺乏阅读古典名著的经验,在精读《草船借箭》和《景阳冈》这两篇课文时将难以深入领会文章主旨,不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给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此,教师可以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阅读三国时期、北宋末年的历史故事,师生共同查阅资料并选择一篇文章进行深入阅读,然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阅读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古典名著的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加顺利准确地抓住文章主旨,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单元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紧扣主题,精选补充文章
单元主题阅读不只局限于单元内的其他文本,也可以引入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文本或者著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紧扣单元主题,精选补充文章,构建“1+X”群文资源体系,让学生能够从课内过渡到课外,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多角度的阅读。在精选补充文章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主观意愿,可引导他们主动地搜集和整合阅读资源,这样既能使他们认识到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也能强化他们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为达成以上目的,教师可为学生设计拓展学习任务,指引他们主动搜集同类文本,以“于想象中解读童话”的主题阅读为例,在精读课内文本后,可布置“以‘于想象中解读童话’的主题为中心,仿照《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的课内文本形式,精选与之具有类似特征的童话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发挥你的想象力,感悟不同童话文本中勾勒的人物形象、描摹的画面以及寄寓的情感,从而在想象的过程中深入解读童话”的拓展学习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集中搜集和整合课外童话阅读资源,将《安徒生童话》中的其他篇章以及《格林童话》等著作,作为此单元的拓展阅读素材,使其与课内文本共同组成一个系统化的阅读资源体系。当构建起阅读资源体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分析不同童话文本的异同点,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本中描绘的画面和勾勒的形象,从而加深对童话文本的感悟。由此,既能理解单元主题的内涵,也能促进学生运用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开展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阅读活动。
(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将课内外阅读进行了有效的衔接,可以将一些课外阅读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因此,这种阅读教学模式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提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效率。其一,教师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恰当的组合,将原来的单篇课文讲解转变为两篇或三篇课文共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当然,实施这样的组合式讲解,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使其快速消化、理解所学内容,提高阅读学习质量,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其二,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有时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其学会浏览、略读、跳读等快速阅读的方法,让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阅读教学目标等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其阅读学习的有效性。例如,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篇幅较长,如果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全部文章,课堂教学时间不充足。为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采用浏览式阅读的方法,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故事情节这两方面。通过有目的地快速阅读,让学生较快地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并尝试完成课文梗概写作,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开展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具体而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单元主题为中心,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感知阅读。整合单元主题阅读资源,适当补充精品文章,丰富主题阅读元素,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晶茹.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2):61-63.
[2]胡泽华.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讨[J].求知导刊,2022(18):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