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方法分析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甘丽婷

江西省丰城市梅林初级中学331132

摘要

随着初中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音乐教育作为初中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合唱教学方法往往注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如何有效地进行合唱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合唱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详细分析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方法,本文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方法分析

正文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唱教学作为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体演唱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唱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生在音乐基础、声乐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传统的合唱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因此如何设计出既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又能有效提升学生合唱水平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的作用,探讨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存在的挑战,从而找到更加针对性的合唱教学方法,以提高合唱教学质量,促进初中音乐教育向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1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的作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合唱训练,学生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如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技巧、音准和节奏感等,合唱曲目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调式、和声、旋律等。合唱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通过集体演唱,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他人、配合团队,从而增强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在排练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频繁的交流与沟通,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合唱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到丰富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参与合唱演出,学生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这种经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音乐本身具有疗愈作用,合唱活动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合唱教学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审美教育,通过演唱不同风格和时期的合唱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合唱活动使学生接触到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2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面临的挑战

2.1初中教育学生的音乐基础个体差异大

随着合唱教学在初中音乐教育中不断推进,合唱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就包括学生的音乐基础个体差异大,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导致他们在学习新曲目或掌握新技巧时的进度不一致。一些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掌握新的乐曲,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这种进度上的不一致会导致排练效率降低,因为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上进度,从而拖慢整体的排练进程。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通常在音准和节奏感方面表现较好,而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跑调、节奏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整个合唱团的和谐度和整体效果,使得合唱作品难以达到预期的艺术水平。合唱通常分为多个声部,不同声部之间需要协调一致,如果某些声部的学生基础较弱,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演唱自己的部分,声部之间的不平衡会导致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受到影响,某些声部的声音可能被其他声部掩盖,或者某些声部的声音过于突出,破坏了合唱的和谐性。

2.2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初中音乐合唱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会影响合唱教学的效果。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往往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模式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导致他们在合唱排练中的参与度和热情不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合唱是一项高度实践性的活动,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排练。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无法通过实际演唱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在演出时表现不佳。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更多地关注技术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情感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合唱不仅是一种技术活,更是一种艺术表达,学生在演唱时可能显得机械、缺乏情感,无法真正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使得合唱表演缺乏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3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方法研究

3.1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做好示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做好合唱教学的示范非常重要,通过示范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合唱技巧,从而提升整个合唱教学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在发声上示范。无论是呼吸方式,像示范腹式呼吸,缓慢而深沉地吸气呼气,还是发声位置,如通过哼鸣示范高位置发声,都要清晰准确。对于不同声部,要分别示范,比如在排练一首四声部合唱作品时,依次对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声部的旋律、节奏和发声特点精准示范。在表情管理上示范也不能忽视。当合唱需要表现欢快情绪时,教师要满脸笑容、眼神明亮地示范,而表现悲伤情绪时,神情则要凝重。

演唱姿势方面要示范正确的站立姿势,挺胸抬头,让气息顺畅,同时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如何相互倾听、配合其他声部,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要点,从而更好地提升合唱教学质量。

3.2初中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分声部练习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分声部练习是合唱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分声部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各自的声部部分,提高音准、节奏和整体的协调性。根据学生的音域、音色和演唱水平,合理分配声部,通常分为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尽量保持声部成员的稳定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熟悉自己的声部。每个声部先从简单的音阶开始,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各个音符。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强调腹式呼吸和共鸣的重要性,使用节拍器或击掌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感。分段练习曲目,将歌曲分成几个小段落,逐一进行练习,多次重复练习同一段落,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选择两个声部进行合练,逐步增加难度,加入更多的声部,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与其他声部协调,避免声音相互干扰,保持和谐统一。当每个声部都掌握了各自的部分后,逐步将所有声部整合在一起进行合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教学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热爱音乐、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索更多创新的合唱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韦丽红.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研究[C]//2023年第一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

[2]叶琳.新时期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1(10):2.

[3]傅瑜.浅谈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2(1):175-1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