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冯全成

卓尼县刀告乡中心小学 邮编:747604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向新时代的教育模式转变。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数学,创新策略

正文


一、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深远且多维度,它不仅优化了教学过程,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来看,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清晰的导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往往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而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这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这些目标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方向,也使学生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强化了教学方法的具体指导。它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它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评一体化策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而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则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这种评价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学科。

二、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并细化教学计划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在备课时,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数学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兴趣点,从而制定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教师应明确其核心概念,即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掌握其解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识别出教学重难点,如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判断、消元法的应用以及实际问题中方程组的建立等。这些重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指导。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例如,可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商家,通过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来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这样的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兴趣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体育赛事中的积分排名、游戏中的角色升级等,让学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明确教学目标和细化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明确教学目标并细化教学计划是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节的重要前提。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

2.融合教学、学习与评价

融合教学、学习与评价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为课堂带来生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和自我反思。我们以教授初中数学中的“相交与平行”这一章节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相交与平行的概念。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门窗边框、课桌椅的排列,甚至校园中的道路布局,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存在。通过提问“为什么这些线是相交或平行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现象。随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教师则适时引导,纠正错误,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同时,教师还需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动手操作(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相交线和平行线),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新知,体验学习的乐趣。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交与平行性质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评价环节,教师应灵活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诊断性评价可以在章节开始前进行,通过小测验或问卷了解学生对相交与平行概念的初始认知,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则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记录、作业反馈等方式,及时捕捉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在教授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这一章节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至关重要。除了传统的学科成绩,教师还应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实践活动纳入评价体系,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日常学习表现方面,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他们是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等。这些表现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创新性,以此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践活动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项目作业,如让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校园内建筑物的高度,或者制作一个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的简易测量工具。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改进的方向。通过及时的反馈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在相似三角形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学习与评价、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师生沟通,可以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广大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科,在学习中既掌握知识又感受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发梅.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青海教育,2024(7):73,75.

[2] [2]李旭翔.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教师,2023(29):36-38.

[3]林茂.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23(7):83-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