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严来钦

寻乌县实验小学,342200

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的有机融合。在新课标理念的推动下,该模式通过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合理铺设教学活动和细化落实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学、评”割裂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了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教学活动,并通过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构建了更为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新课标

正文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全面推行,小学英语教学逐渐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模式,向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方向转变。新课标强调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多维度的全面提升,促使英语教学模式发生变革。教--评一体化模式通过将教学、学习、评价有机融合,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增强其学习体验。因此,探索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教--评一体化模式,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实践中的必然需求。

一、精准设计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要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确保目标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多个层面,帮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跨文化意识。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核心语言内容,如词汇、句型和语法规则;其次要结合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的发展要求,确保学生通过课堂活动提升各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此外,教学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及跨文化理解等。通过精确的目标设计,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实现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 1What's he like?》为例,该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描述人物外貌和性格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语言能力目标明确学生要掌握的核心词汇,如tall, short, strong, thin, friendly, quiet, active”等形容词,并学会运用句型“He/She is…”进行人物的外貌和性格描述。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这些词汇和句型进行互动,逐步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学目标还要涵盖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如通过听力练习,培养学生对不同语音语调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话练习,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表达技巧。

其次,学习能力目标可以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应用所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归类法记忆形容词,将与人物外貌、性格相关的词汇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建立词汇网络,提高词汇的掌握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人物描述的实践,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描述彼此的朋友或家人,从而加强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

最后,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差异的意识。在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中的外貌与性格特点,激发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欣赏。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国家的人物照片,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同时进行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在不同文化中对外貌和性格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培养他们的开放心态与跨文化意识。

二、合理铺设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途径。合理铺设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还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并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评一体化模式下,教学活动分为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三大类,分别对应学生从基础学习到知识应用再到创新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的设计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这类活动通常以输入为主,通过听力、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并理解核心语言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语言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例如,在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 1What's he lik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听力活动,播放一段描述不同人物外貌和性格的对话,要求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匹配相应的图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巩固所学词汇,同时提升听力理解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阅读理解活动,如提供一篇关于朋友或家人外貌和性格的短文,要求学生回答与短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以进一步加深对词汇和句型的理解。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旨在通过语言输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于实际情境中。这类活动通常以口语或书面表达为主,强调学生在真实语境下进行语言运用的能力。通过对话、讨论、写作等形式,学生能够将所学词汇和句型应用到具体的语言交际中,培养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Unit 1What's he like?》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询问并描述彼此的外貌和性格。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通过互动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书面表达任务,让学生用英文写一段关于自己朋友或家人的短文,描述他们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从而强化所学内容在书面表达中的应用。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类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新情境、新问题相结合,促使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创新应用。例如,在Unit 1What's he like?》中,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整合的项目任务,如让学生根据不同人物的外貌和性格设计一个虚拟故事或绘制人物卡片,并在小组中展示分享。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整合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问题解决任务,例如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如“遇到一个新朋友”或“介绍家人给同学”,提出问题并用所学语言进行描述和交流,从而促进语言能力与实际生活应用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合理铺设这三类教学活动,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逐步提升,从理解语言知识到运用语言技能,再到迁移创新,实现教学目标的全方位落实。这不仅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还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三、细化落实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评一体化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能为学生提供反馈,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改进。根据新课标要求,评价应注重多元化、过程化,结合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发展。

(一)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它是一种动态、持续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手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这类评价不仅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能力。例如,在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 1What's he lik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表现,记录他们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语言使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学习档案或记录表,记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进步情况,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及时反馈,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这样的过程性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信心,同时为教师提供了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二)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反馈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它通过定期的测评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不同于过程性评价的日常观察,形成性评价通常通过课堂测验、小组活动成果展示、阶段性任务等形式来实施。例如,在Unit 1What's he lik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中期小测试,测试学生对外貌和性格描述词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句型的使用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并展示关于人物描述的对话或短剧,其他同学可以根据其表现进行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建设性的反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明确改进方向。这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中的反思与调整,有助于学生在不断的反馈和改进中提升学习效果。

(三)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的全面总结性评价。这类评价通常通过期末测试、项目展示或作业成果等方式进行,旨在评估学生在整个教学单元或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例如,在Unit 1What's he like?》的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设计一次综合性的口语或书面测试,要求学生使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终结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在实施终结性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既要考察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考察他们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表现。此外,终结性评价的结果还应与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反馈结合,形成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估。

结语

构建教--评一体化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探索。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科学的评价机制与灵活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言运用能力。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评一体化模式将会展现出更多的创新潜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磊青.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研究[J].华夏教师,2023,(08):79-81.

[2]张莹.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4,(02):156-1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