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正文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初中地理作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环境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广泛而复杂,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领域,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大单元教学以其整合性、探究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大大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1、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1.1整合性
整合性是大单元教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来讲,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体系,即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理解,并对其进行灵活迁移应用。实际教学中,该教学模式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整合,将它们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进行串联,选取与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这些知识点不仅包括了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章节之间的整合,还涉及到了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深入。同时大单元教学的整合性还体现在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拓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和细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它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章节界限,实现了知识的有机融合和深度拓展。
1.2探究性
探究性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积极主动探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它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大单元教学所体现的特点之一。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施,会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和项目研究当中,教师会根据核心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实验验证、讨论交流等方式,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培养它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它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这一点需要教师额外注意的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引导者和支持者。
1.3情境性
情境性则是大单元教学的另外一个特点,其目的是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刚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情境性的大单元教学中,学生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层面,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种实践性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情境性其实就是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2.1确定核心主题与目标
将大单元教学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首先就要去精准确定核心主题与目标,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和灵魂,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挑选出既具有教育价值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主题。初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选取的主题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包含丰富的感性材料,以便他们通过直观感知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题,其既涉及气候、地形、水文等抽象概念,又可以同各国展示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影响。同时教师还要将其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得地理教学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可以看到当前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这样的核心主题较为适用,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还能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
核心主题确定后还要去明确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使得教师教学方向明确,突出每一次教学的教学效果,在“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主题当中,学习目标可以设定为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掌握气候变化对地形、水文、生物等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能力培养则可以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标与核心主题相契合,教师才能够不断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才能够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2跨学科整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去跨学科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体系,进而促使其对所学习的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提高其综合素质。对于地理这一学科来讲,跨学科整合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单元教学进行的时候可以将这两个领域的内容融合为一个大的教学单元,如在讲解“气候与人类活动”单元中,教师可以将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知识与人文地理中的农业、人口分布等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促使其深入理解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初中地理教学跨学科整合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能够去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比如数学、历史、语文等,有的地理知识涉及语文学科,有的知识涉及数学学科,教师则要将其体现在实际教学中,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这样将地理知识整合到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环环相扣,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体系,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3问题导向教学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去改变教学方式,可以看到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以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主,这样可能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影响到其知识框架和思维体系的建设。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问题导向教学,其核心则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定具体、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如在讲解水资源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有时也会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从而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大单元教学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无疑可以推动地理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实际应用当中教师要能够去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做好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的引导者,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吸收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成园园.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探究——以《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为例[J].新智慧,2024,(17):92-94.
[2] 吴晶.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六).江西师大附中滨江分校;,2022:2.
[3] 陈丽霞.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中),2014,(1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