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正文
前言: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教学创新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部分,开展小学阶段的大单元教学,也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整合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螺旋上升式思维结构,更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深挖大单元教学优势,为学生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内容。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概述
大单元是指根据某个知识点或话题情境对内容进行二次开发重组,凸显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性、递进性等等。小学低年级数学大单元教学也是指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划分,针对学生当前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1]。大单元教学理念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路径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数学教师无论是在单元总目标,还是在课时分目标层面都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本质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路径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的大单元教学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点是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大单元教学颠覆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的整合与优化,传统小学数学中每个单元的知识都是相互独立的。当教师刚刚接触五大单元教学时,若思路不够清晰,会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教学目标不够清晰。虽然目标中确定要注重知识整合,构建系统化逻辑,但实际教学开展中与以往相比没有太大差别。大单元教学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真正融入数学教学的,始终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点是教学方式单一、刻板,不够具有趣味性。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整合,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只是单纯进行知识整合,但仍然采用板书式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引入。刻板单一的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即便是教学逻辑发生改变,也无法真正意义上提升学习效果。
第三点是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没有注重数学逻辑的培养。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构建成熟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各个单元相似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思维,知识由浅入深,也能够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但是,许多小学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并不注重知识结构的渗透,甚至在课堂上,教师都没有绘制思维导图。由于小学生的领悟能力仍有所欠缺,落在脑海中缺乏完善的逻辑,以及缺少教师的引导时,并不利于形成大单元思维。
三、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习能力
基于新课标视角下大单元教学,需要聚焦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将数学知识点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相结合,以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针对现有的技能和经验,给予高度重视。例如,以《小数除法》这一单元为例。以往在展开小数除法这一课程讲解时,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罗列,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具体解法,并开展大量练习。但是,基于大单元教学后,教师要先带领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创设具体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解题时也能有种熟悉感,更能有助于思路拓展。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应用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关于小数算法的基本方式,包括商的小数点定位等等。为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或是增加集体训练,或是口算和趣味性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计算和举一反三能力[3]。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每个小组布置一道难度较大,需要思考和互动完成的题目,让几个同学相互搭配完成。在关键时间内,看哪组学生完成得最快,准确率最高,即为获胜。通过采用明确教学目标以及逐一分解教学目标的方式,学生会在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配合教师思路。再如,教师在讲解《平移、旋转和对称轴》这一课程时,也可以先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有哪些是平移或旋转的现象,并将这类内容或拍摄视频,或将食物带到学校给教师展示。让学生在生活中就地取材,能够培养其逻辑判断能力和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意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用心留意生活、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创新教学方式,创设趣味情境
新课标视角下的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大单元知识的印象,教师要突破原有的教学弊端,创新教学方式,以趣味性的情景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兴趣。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融入美术课程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剪字和材质,让学生自行剪出这三个图形,并进行图形的拼接。像七巧板一样,看学生通过剪出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能拼出怎样的图案。教师可以任意输出3个或4个以上的图形,让学生自行拼接,并在班级里展示。可以提出一些疑问,例如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不同有哪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哪些相似之处?通过拼接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带动大脑思维,更能让学生清楚地记住各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而并非死记硬背书本上的规律。这样,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浓厚有趣味性。学生也更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数学知识导向后,能够从整体上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习惯。
(三)构建知识体系,优化教学逻辑
大单元教学强调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起在考场上得到高分,更重要的是优化自身的数学逻辑,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到初中及高中,学生在看到数学知识时,会自动联想脑海里的知识系统,并做到举一反三。以《克与千克》这一课程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计量单位有更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两个不同重量的实际物体,带到学校相互比对,或是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己找到的物品到底有多重[4]。例如,一克重大概是一角硬币的重量。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一角硬币,去估算比较硬币体积和重量更大的物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克朝向千克方向转换。在进行逆向思考,将以克为重量的物品朝向千克为重量的物品兑换。通过培养学生形成逆向思维,有助于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种演绎推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实现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同时,具备良好思维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发展角度而言,小学数学知识需要与全新的教学观念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后。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习惯后,实现最终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今后也要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习能力,创设趣味情境,构建知识体系,优化数学逻辑,顺利完成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刘新慧.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2024.
[2]邱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合式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6):81-83.
[3]张良娟.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2(3):0151-0153.
[4]赵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基于《辨认方向》的教学实践[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