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程暄

婺源县文公中学333200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掌握和认知,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这样,学生才能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鉴于此文章探究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

高中;历史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正文

在当前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存在着作业无效的现象,浪费了学生的宝贵学习时间。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更新,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将多元作业设计思想植入到教学理念深处,让它开花结果,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

一、目前高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改革的浪潮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但是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在升学考试压力下,被裹挟着向急功近利的方向发展,始终处于应试的怪圈,一味用大量重复性的试卷代替科学高效的作业,造成学生在疲于应付中枯燥地学习,导致高中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思考性学习的兴趣,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历史教学使命的达成。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传统的历史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单调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难以适应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所以探索科学高效的作业设计势在必行。高效性的作业设计必须从学生的个性认知差异出发,即从他们的学习风格、认知差异、心理机制出发来进行设计。

二、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一)遵循学生认知水平差异,设计差异性作业

随着学业水平要求的加深,学生的认知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要适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作业。初入高中时,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停留在感官层面,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感兴趣,对于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要求很高的史料学习、历史规律的认识则兴趣不大。所以高一年级时,教师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直观化的作业设计入手,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比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时,笔者先后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我们知道“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为什么说是5000年呢?何以证明?请大家观看有关良渚文化的纪录片或者查阅更多的资料来说明你的理解。“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但是夏朝是否存在?其实史学界是有争议的,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简单说明存有争议的原因。如果要研究夏、商、西周这段历史,需要通过搜集哪些史料来进行研究呢?你认为最可以信服的史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秋战国时代的成语故事,小组内部合作搜集,并进行分类探讨,尝试概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说明你的理由。当学生逐渐适应高中历史学习后,他们的思维水平会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方向发展,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分析阶段。在高二年级,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会有明显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得到更多的发展,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有时候会走极端,产生片面性、主观性。这时,教师对历史作业的设计就应该更有开放性,更有深度,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历史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选择开放性的高考试题,或者对原有认知有冲击力和碰撞性的历史情境作业设计,就很符合学生的口味,又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

(二)设计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对历史作业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要努力学习作业设计模式,尽可能为学生设计一些更开放、更多样化的历史作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意识,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结合历史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类作业。比如,要求学生搜集本单元中自己较为喜欢的图片,并结合图片内容,搜集与之有关的历史图片并上传到信息共享平台,以便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活动。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分享他们在课前听到或看到的一些历史故事,以扩大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这样,学生就可以走出学校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应符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历史知识是真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综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讲解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学生的课后历史学习尤为重要,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设计开放的历史作业,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完成历史作业。例如,对于历史基础薄弱的学生,主要采用兴趣培养的方式,让他们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强化历史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拓展类作业。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助力学生获得新发展

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增加实践作业,引入探索性实践,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整体质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探究性作业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评价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完成相应的作业,弥补学生思维发展的不足,加强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质。例如,在教学高中历史《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使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通过渐进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回顾知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三支海军的发展、新教育的发展、维持清朝统治的影响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主观意识,引导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积极开展相应的探索活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历史作业设计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总之,相比较单一的历史作业,多元作业更符合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需要。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下,更需要教师不断研究、更新观念,注意作业设计,达到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收获到新的历史知识的目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由凤丹.学科融合角度的高中历史实践性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1):63-65.

[2]刘运.高中历史常态作业有效设计的三个维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9):62-6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