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的实践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王华

江苏省泰兴中学 225400

摘要

高中阶段本就是学生心理问题频发阶段,而体育课程本就承担着一定放松身心的效果,尤其是瑜伽模块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瑜伽体育技能的同时,放松学生心理及身体,从而有效应对严峻学业压力。为此,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而本文则是就其教学问题及实践路径展开了探索,希望借此有效凸显出瑜伽模块育人价值。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瑜伽模块

正文


引言

    高中阶段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生命阶段,高中生因为面临着较为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及不少的青春期问题,不少学生因此而引发出了心理问题。瑜伽作为高中体育教学重要构成,对学生心理、生理、情绪与精神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为此,近年来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可是传统模式下的瑜伽模块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实际需求,学生学习能动性不强,无法真正有效助力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困境,本文则就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展开了如下反思:

一、 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现状

(一) 瑜伽模块设置不合理

    就当下高中体育瑜伽模块设置情况来看,其设置合理性不足,没有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需求来为学生合理设置,这促使瑜伽模块教学无法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高中生处在一个充满激情及活力的时期,可是不少高中体育瑜伽模块设置却还是延续了以往惯性思维,在设置时直接围绕着一些传统项目来为学生设置,给学生的感觉可谓是枯燥乏味、创新不足,最终瑜伽模块教学效果自然无法保障。

(二) 学生学情分析不足

    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瑜伽技能,并且在瑜伽模块实践参与中放松身心,是基于学生个体需求而展开的一种全新教学。可是就当下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期间对学生原有技能积累、情感态度及个体差异分析不足,尚未掌握学生瑜伽模块学习情况,这种情况下开展瑜伽模块教学自然会十分的僵化,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

    众多高中生因为即将高考,学习重点及精力都集中在高考科目学习上,对于体育学习尚未起到足够重视,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瑜伽模块实践的能动性自然不足,无法真正有效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及自觉性,最终自然也就无法高质量开展瑜伽模块教学[2]

二、 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实践路径

(一) 注重理论先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瑜伽可谓是一项较为时尚的运动,相较于其它运动,该运动更加提倡“身心合一”、“崇尚自然”,高中生在瑜伽模块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促使其身体各系统协调、健康发展,还能有效助推学生专注力、平衡感得以提升,并且还能适当放松身心,有效缓解学生躁动、烦闷的情绪,以此来达到一个修身养性的效果。由此可见,相较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瑜伽模块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设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对于学生良好精神状态形成也有着很好地促进效果。可是,纵观高中生瑜伽运动了解情况却发现,学生对于该运动的认知大多局限于塑身、减肥,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完美、到位的体式才是瑜伽,也只有身体较为柔软、具有一定基础的人才能学好瑜伽。在这种错误认知下,学生瑜伽学习兴趣及能动性自然较低,有其是一些男生,进而直接影响瑜伽模块教学实践。为了消除学生错误认知,高中体育教师自然要在教学过程中先为学生讲述瑜伽运动基础理论,通过理论现行来让学生深刻认识瑜伽这一运动内涵及价值,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瑜伽模块实践中。例如,教师可以在瑜伽模块教学实践起始,就借助视频来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瑜伽的起源、背景及内容,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讲解来让学生充分认识瑜伽这一运动,这样才能为学生后续瑜伽学习及实践参与打好基础。

(二) 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瑜伽兴趣

    兴趣是高中生主动参与瑜伽模块实践的前提,也是学生瑜伽学习动力所在,从某些方面而言,学生对于瑜伽模块的兴趣保持情况会直接对课程实施效果造成影响。为此,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实践在开展时,教师需要先激发学生瑜伽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自由的瑜伽练习环境,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环境熏陶及影响下主动参与到瑜伽训练中,以此来切实提升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实践效果[3]。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瑜伽模块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挑选一间通风效果较为良好的教室,然后再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良好的语言艺术来为学生娓娓诉说瑜伽要点,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放松身心、产生瑜伽训练兴趣及热情,这样就能真正提升瑜伽模块教学效果。总之,瑜伽本就是一门放松身心的课程,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期间,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心理氛围,这样就能消除学生瑜伽学习紧张感及不良情绪,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瑜伽模块训练中,长时间下去不仅能够达成瑜伽模块教学目标,还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以此来有效凸显出瑜伽模块育人价值。

(三) 尊重学生差异,分层推进瑜伽训练

    不同学生个体自身素质及瑜伽基础也有所不同,这个时候教师若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直接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瑜伽模块教学,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会促使学生因此而出现韧带拉伤等情况,而学生一旦受伤其学习热情也会大大降低,最终影响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实践效果。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瑜伽模块教学实践期间,一定要准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及身体差异,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其展开分层教学及指导,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分层指导中逐渐强化自身对于瑜伽模块知识要点的把握,从而真正突破瑜伽模块教学困境,让每一位学生都乐意主动学习瑜伽。例如,教师可以在瑜伽模块教学实践之前,对瑜伽模块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然后再加大对学生的观察,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来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层级小组,此后再为不同层级小组提出不一样的瑜伽教学要求及目标、设置难度不一的瑜伽训练活动,这样不同能力学生就能在教师分层瑜伽指导下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而切实提升瑜伽模块教学效果。

(四) 课内外一体,拓展延伸瑜伽教学

    在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过程中,虽然课堂练习为主要方式,可是因为瑜伽这一运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长期练习才能达到更为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高中体育教师瑜伽模块教学过程中,自然不能只是局限于短暂的课堂训练,还需要注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通过拓展延伸瑜伽教学阵地来让学生瑜伽训练时长得以增加,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瑜伽模块知识点及技能的把握,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后长期坚持中养成良好的瑜伽习惯,从而真正提升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实践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瑜伽模块教学过程中,积极构建师生线上互动微信群,然后在群内为学生推送瑜伽微课视频,以此来为学生课后训练提供范例,而学生则可以上传自己的训练视频,教师再基于此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就能真正拓展瑜伽模块教学,有效助推学生瑜伽技能水平提升[4]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瑜伽模块属于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瑜伽技巧的掌握,还能让学生在瑜伽实践中锻炼身心。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期间一定要准确认识瑜伽模块教学意义,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兴趣点做好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瑜伽锻炼中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切实提升瑜伽模块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婷婷.高中体育瑜伽模块教学的实践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11):2.

[2]尹航.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校瑜伽课程中运用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6):2.

[3]罗燕,柳孟利,左晖.高校创新公共体育课《瑜伽》课程的构建[J].体育科技, 2023, 44(6):159-161.

[4]董梁.浅谈庄河市职业教育中心体育与健康开展女生瑜伽模块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300-3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