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友资源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路径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校友资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正文
一、前言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对毕业生就业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表明毕业生就业问题形势严峻。如今,校友资源是高职院校的独特资源和宝贵财富,在高校就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对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实践平台和信息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成为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性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它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顺利高质量充分就业已经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继续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很大程度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就业压力大、集中在大城市、工资水平不高等现象。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是当前学生及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有效开发校友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校友资源开发是指, 各高校的校友工作部门在正确的校友开发理念指导下, 制定科学的开发战略, 建立整套开发机制, 搭建虚拟电子平台 (校友网) 和现实交流平台 (校友总会办公室) , 对校友资源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管理和开发, 以实现各方利益的系列管理活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分布于社会各行各业的校友们, 是一个数量巨大、信息丰富、分布广泛、对母校有知恩图报的深厚感情的群体, 开发和使用好校友资源,对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校友资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90后、00后的大学生都生活在物质富裕的年代,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所以毕业就业的动力不足,尤其在没有找到满意的就业单位前,就业积极性不高,也就出现了慢就业、懒就业现象。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历, 考虑不全面不长远,只考虑眼前利益, 缺乏中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自己没有准确定位, 对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自己的求职意向和未来想从事的工作都没有充分的考虑,只要是离家远的、非国企或者需要加班的等单位都不考虑,导致错失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因而, 充分利用校友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宝贵的社会经验, 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校友在相关领域工作十几年甚至更长,社会实践和阅历都很丰富,也积累了很多职场经验。校友通过讲座、就业辅导、就业咨询或者上就业指导课程等形式能够与大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大学生就业信心。可以邀请杰出校友参与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培养他们与母校亲密无间、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毕业典礼上请校友为学生讲述人生奋斗史,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职场规则和职场中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更好的适应职场环境。
2、校友资源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专业结构矛盾突出。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校友们对母校的师资水平、办学特色、专业结构、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都很熟悉。校友毕业后,在专业相关各行各业工作扎根时间长, 熟悉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发展情况,更深入了解所在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友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问卷调查, 可以邀请校友回母校座谈给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议,可以聘请有学术造诣的专家校友或者企业高层为学生授课和参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快速高效的评价反馈机制, 使高校能够迅速把握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适时调整办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增强培养学生的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校友资源能够帮助拓宽就业渠道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社会实践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是在校大学生由于缺乏人脉,找到实习机会容易。根据专业特点, 高职院校招就处和二级学院可以联系相关的校友企业, 筹设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保障学生稳定持续的实习机会。这些都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稳定了实习、就业基地,也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挥校友资源的重要举措,今后,也可以持续的向着“品牌化就业治谈会”方向发展。
校友作为学校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帮助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方面都非常重要,高校必须转变观念,真正地意识到到校友资源的重要性,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打造校友互动平台,服务校友的发展,并在就业工作中将校友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校友在各行各业都有分布,体系庞大,他们所在的公司、企业中存在很多与学生专业、能力对口的工作机会。与校友企业加强合作,既可以建订单班联合培养,也可以建立用人单位就业基地,主动推荐优秀毕业生到校友基地企业去, 实现精准的求职推荐,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4.校友的创业历程拓宽就业视野
“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所提出的新举措,希望通过创业改善就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包括融资、税收、行政服务等等各项扶持政策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既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又能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岗位。但是创业之路是非常艰辛的,能够成功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需要的是不断试错的成败经验和积累的创业经验。成功的创业校友本身就是一部创业励志故事,既有创业历程和求职经历,本身对帮助学生转变观念, 增强学生创业意识, 拓宽就业视野,打开创业思路,增强创业信息都有很大的作用。
四、高校挖掘校友资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路径
1、健全组织机构,可持续的开展校友资源
高校校友工作是对大学文化的社会延展。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推动校友工作体现于校友工作者的意识,尤其体现于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和专业意识的提升。服务意识就是根据校友的实际特点,竭力为校友的发展提供服务。主动意识就是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拓展思路和解决问题。要发挥校友作用,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难题,需要在校友机构中设立一个就业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可以将校友工作与在校生就业工作相结合开展。在对收集的校友资源库进行整理和开发过程中,广泛收集校友相关就业信息。其次,需要建立一个校友就业公共平台,将搜集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及时纳入平台,方便校友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和互通。同时就业工作小组认真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制定校友参与就业指导队伍的激励制度,形成师生全员参与、人人关注就业、共同关注校友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开发就业资源和拓宽就业渠道。
在开发校友资源过程中,对待所有的校友要一视同仁,要本着校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想校友所想, 急校友所急, 为校友提供服务和帮助,寻求学校与校友的合作机会,形成“学校帮助校友——校友回馈学校”的学校-校友命运共同体,争取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2.开发校友资源,融入就业教育。
高职院校校友资源丰富,是一个珍贵的资源宝库,开发好这个宝库,将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定期开展校友返校交流会。学校在重要节假日可以邀请各行业成功的校友返校进行经验分享,因为他们多年的丰富职场经历和工作经验,能够给予毕业生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这种返校交流会不仅能够扩大校友影响力,还能够加深毕业生和校友之间的联系。院校很多就业指导教师没有企业经历,不懂企业相关管理制度。校友企业经验丰富,邀请校友给学生上就业指导课,能够很好的提高就业制度课程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
其次,需要引导学生主动与校友建立联系。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在学生中普及校友资源的概念,引导学生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交流,通过学长、家长和社会人脉等方法开展校友资源的开发工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校友人际网,还能够为学生的将来的社会交际打下更好的基础。
开展大学生走访校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寻访校友,“寻访校友足迹,寻找人生之路”,通过这些寻访活动,学生可以参观校友企业,在校友企业中可以看到校友成长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到校友为工作付出的艰辛,取得的成就,可以了解企业招聘需求、毕业生求职面试、实习问题,可以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等等。这些所见所闻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激励作用,尤其是对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同学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3、推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举办校友企业双选会。
高职院校的校友中有技术骨干、技术能手、企业管理者等,他们都拥有丰富的行业信息资源,能为学校建设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学校可以与校友开展广泛的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书记校长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利用校友信息资源,书记校长走进校友企业,同时邀请校友企业回母校召开专场校友企业招聘会。依托校友资源,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促就业战略,既可获得可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又提供了一个校友与在校学生直接交流、校友之间交流的互动平台,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工作效率。
同时与校友合作共同开发和研究有关技术难题和横向课题也是一个促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由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研究人员,校友帮助实现成果转化。这样,在校生能够得到来自校友的技术、实习和就业等各方面的指导,更快的适应工作和社会。
结论
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友资源的作用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该充分认识校友资源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措施,搭建起毕业生和校友的桥梁和平台,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多种指导和多种帮助,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姜妍.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 当代经济, 2019(21): 422-423.
2. 王华, 赵小平. 利用校友资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路[J]. 教育与科学, 2018(7): 176-178.
3. 黄韵. 建设高校校友资源共享平台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8): 177-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