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搭台铺成长路,自我激励绘锦绣图——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发展,青年教师的发展更是决定了学校的未来。学校曾经对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认同感很高,对各个教研组创设的学习氛围、研究氛围十分满意,对定期举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很认可,也能心怀梦想,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受到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惑和诉求,如:缺乏长远发展意识和成长内驱力,容易随心所欲;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和研究意识,对自身未来的专业化发展充满迷茫;对未来可能要面对的班主任工作存在不自信的心理;对各类课型不够熟悉,不会操作,心存畏惧;缺乏长久的工作热情,面对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这些都制约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内在成长的需要。
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的根本目的是在道德上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境界、在专业素质培养上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在管理上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
一、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方面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教师广博的学问是打开学生求知之心的金钥匙,那么教师高尚的情操就是引人向善的灯塔。一个正直无私、奉献无悔的老师怎会培养不出勤奋刻苦、自强自立的学生?可见,言教固然使人醍醐灌顶,身教更能让人从善如流。教师从青年开始就应成为学生正言正行的榜样力量,学生就应是教师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将师爱的光辉洒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在师爱的熏陶下明确人生的方向,努力奋进用学习的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也是教育的不变初心,永恒使命,更是对一位好老师的最高评价。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本学期适当组织学习优秀师德材料,观看优秀教师视频,青年教师能够交流彼此对师德的体会,取其精华,从而升华自身。
二、青年教师业务素养方面
专业的才是科学的,科学的才是高效的。教学行为的成功
取决于教师高标准的业务能力,高效率的业务水平。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正需要一辈辈专业素养极高的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教师。以他们专业的技能技法、广博的科学学识、创新的教育理念,唤醒沉默中的教育,还给教育本应有的生机。随着核心素养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对教师特别是对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诉求也随之高涨。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以各类免费师范生为主,他们在高校接受的是专业的学科教学,理论功底扎实。毕业入职能很快从高校学生的角色进入青年教师角色,转变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对本学科的理论技能驾驭能力强,但学科基础理论技能和专业系统化教学技能还是有区别的。在没有专业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很难把握好本专业的系统化教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本学科的高考动态。为此,青年教师必须通过指导培训了解学科动态,高考方向,通过观摩各种教学活动了解实际的教育过程,更要积极参加各种汇报活动强化专业技能。以饱满的职业状态和教育热情躬亲实践,探寻真知。
首先,读书是重要的精神食粮。教育专著更是言近旨远,以小见大,所以每位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随手批注读书心得,积累阅读体会,并定期开展读书沙龙,交流心得,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断在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上完善自我。
其次,把握学科高考动态。青年教师每学期要在授课之余,自主完成一至两本相关专业的习题册并上交,同时定期做高考题并分析。与本组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研究高考方向,从而把握学科重点,明确上课的侧重点,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增长,学科素养在交流后提升。
再次,定期磨四类课(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自评录像重建课)为渠道,打造能胜任各种课型的青年教师。
新授课主要讲授新知,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已学知识来探求新的知识。(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充分启发学生,调动学生以往的知识库存,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同时,对新知的重难点把握到位,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新授课对教师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能力要求很高。课题组青年教师在讲授新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各显神通,在充分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有的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教学;有的用奇思妙想来突破传统授课思维,大胆尝试;有的深入浅出,凭借自身深厚的知识底蕴,让学生透彻理解所学内容……经过第一轮的讲课,教师不仅增强了自信,更有了敢于不断尝试的勇气,同时,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复习课主要是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复习、总结,形成系统的学习思维(知识树)。相较新授课而言,复习课更能看出一位教师的学科水平,更考查教师的总结、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在讲授复习课的过程中,理科教师用自己缜密的思维,灵活的处理,将一个个细小的知识点穿成知识串,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唤醒学生曾经的知识储备;文科教师则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将一段段较难理解的文字,简化成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或是进行联想记忆,可谓各尽其才。通过讲授复习课,青年教师进一步夯实了自身基础,并培养自身学科综合的能力,有了新的飞跃。
试卷讲评课(数据分析、知识归类、学情分析)、一张试卷涉及到一段时间所讲知识的重点,考查学生的同时,也是在考查教师的讲课能力以及与学生知识方面的沟通能力。通过试卷讲评课,青年教师能够查漏补缺,及时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并结合这些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改进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促进自身成长。
自评录像重建课是从“以人为镜”到“以己为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自评课恰恰是个最好的桥梁。青年教师在评价自己录像课的同时,还要再重建一节新课来改正这节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自评重建课也正是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教师在自评中重拾勇气,勇于面对自己,在重建中建立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既是专业的成长,更是心理的成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青年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四类课,在授课结束后,每一位成员都对其他成员所讲授的课节进行点评,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彼此促进,在和谐、求知、探索的环境中共同进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走向专业化成长道路。
三、青年教师管理能力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每个青年教师都有当班主任的美好愿望,那是学生时代的梦想,更是教育生涯的理想。但尚未褪去稚气的青年,还无法担起几十个生命的责任,所以要从担任科任时的一科、一课开始,不断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主导人物。从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到身心发展,从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到人际交往,从每一个家庭的和谐温暖到矛盾重重。班主任管理的是几十个生命的全部,更是几十个家庭的未来。这份沉甸甸责任的背后需要班主任无私奉献的心,更需要高超的班级管理能力。不仅如此,班主任更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贯彻学校的教育理念,执行学校部署的任务,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任重道远。
因此,课题组让青年教师以拜师的方式跟随名师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近距离观摩名师班级管理艺术,并定时邀请有经验的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经验交流讲座,传授经验。并通过“深入班级一周,设计一次主题班会,参加一次班级活动”,体验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并将体验心得与大家交流以期下次更好的组织班级管理。
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真正深入班级,按照班主任的作息时间来安排自身时间,体会除上课以外的复杂繁琐又充满意义的班主任工作,感受每一个早读,每一个课间。除此,青年教师还量体裁衣,设计了一节符合自己风格的班会,实现了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参加了一次班级活动,深入学生中,感学生所感。最后,课题组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大家对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相同的是都收获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班主任管理工作,学科管理,课堂管理,同样是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管理更多的是对自我管理潜在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对管理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完善;管理更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自我管理和谐了,与人的关系就通畅许多;与人关系和谐了,自我进步的空间就更上一层。好的教学成果不仅来源于好的专业能力,更取决于好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为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将不断上下摸索,积极寻找适合青年教师成长行之有效的培养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