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作业的探索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孙海娟

台前县孙口镇中学457600

摘要

数学,这一学科深深植根于生活之中,它是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结构模式及空间概念的提炼与抽象。而数学的价值,更在于其能以严谨的逻辑和精确的计算,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初中数学教育的背景下,鉴于学生所处的特定环境和资源条件,积极探索并实施生活化作业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作业;策略

正文



引言

数学,尽管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著称,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受限于相对匮乏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相对薄弱的学习基础与能力,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形式单调、内容乏味,且常常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鉴于此,探索并实施初中数学生活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多彩与乐趣,这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具备迫切的现实需求。

、初中数学生活化作业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作业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生活化作业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深化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实用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活化作业的特点在于其开放性和探索性,它不设固定答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这一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进而拓宽并深化自己的思维空间。

、初中数学生活化作业的实施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生活化作业

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当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挑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关键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项作业:“在接下来的七天里,请大家详细记录家庭的收支情况,并用正负数来表示收入和支出,最后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来计算一周的总收支。”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带来多方面的益处。从数学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记录家庭收支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会频繁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他们需要准确判断收入和支出的正负属性,并遵循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这一过程将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概念、法则及运算方法的理解,显著提升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生活认知的角度来看,通过记录家庭收支,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来源和支出分布。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还能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在记录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开始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家庭收支、节约开支和增加收入等问题,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这样的作业设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由于作业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会感受到数学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有用工具。

2.利用生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地区所特有的丰富生活资源,积极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乡镇地区,有着广阔的田野和丰富多样的农作物,这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绝佳的实践资源。例如,当学生们在学习 “图形的认识” 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精心组织学生们前往田野里进行实地观察。在田野中,学生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他们可以观察到玉米的果实近似于圆柱体,高粱的茎秆像长长的棱柱,南瓜则接近球体等。通过这样的实地观察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不同的图形,深刻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他们可以亲手触摸这些农作物,感受不同图形的表面特点,观察不同图形的各个面、棱和顶点。这种亲身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对图形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抽象描述,而是能够真正地将图形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各种图形的理解和记忆。而在学习 “测量” 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操场进行实际测量。学生们可以分组合作,运用卷尺、米尺等测量工具,认真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在测量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准确读数、记录数据,并注意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测量完成后,学生们可以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操场的面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还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测量任务,并在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他们不再仅仅是通过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来学习数学,而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这种直观的感受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他们会发现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活带来便利的重要工具。

3.设计操作型作业,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

操作型作业是一种通过动手操作,如拆解、制作、测量、绘图等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作业形式。它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常见纸盒,观察其各面的形状、大小及连接方式。这一操作让学生直观看到直棱柱表面展开图的构成,深入理解各面间的关联。拆解后,再要求学生自制纸盒,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测量、裁剪、拼接,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深化对直棱柱表面展开图的理解。学习“扇形面积”后,引导学生开展实际测量活动。如测量学校建筑面积,学生可将建筑形状合理分割,找出扇形部分,运用扇形面积公式计算。此过程需学生观察物体形状,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角的度量”学习后,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并量出本市各县区到市中心的夹角,运用比例尺和测量工具确定位置,再度量。这种作业既有趣又实用,能将抽象角的概念与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轴对称图形学习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寻找轴对称图形,如建筑、图案、艺术品等,再自己动手画、设计。这需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做一做、剪一剪、画一画、摆一摆、找一找、量一量等动手作业,学生必定有所感悟。动手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成功完成任务时,会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思考、探索解决方法,面对困难和挑战,更深入地思考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作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此作为完成数学作业的一种高效方式。特别是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部深入探讨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方法等关键问题。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为例,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分享对“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等定理的理解记忆技巧,以及在实际解题中如何灵活应用这些定理的经验。通过相互交流和协作,学生们能够共同解决涉及三角形全等判定的作业题目,从而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函数知识的学习中,小组合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性质以及函数表达式的求解策略。面对复杂的函数应用题,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剖析题目条件,确定解题路径,并分工合作进行计算和验证。这样的合作交流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们相互借鉴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还能从他人的解题经验中获得灵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此外,合作交流还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一方面,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在解决综合性数学问题时,面对多种解题思路,学生们需要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从而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合作交流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结论

探索初中数学生活化作业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工作。旨在通过设计兼具趣味性、实用性、开放性的作业,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这样的实施策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来源课题:2023年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初中学科生活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批准号:23-HYJJ-319)

【参考文献】

[1]钱春来.“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路径[J].文理导航下旬,2022(12):10-12.

[2]郑丽钦.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2(29):51-53.

[3] 华桂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天津教育,2022(29):72-74.

[4]夏雪.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初探[J].学苑教育,2021(31):39-41.

[5]陆丽娟.立足学情,探寻数学作业设计增值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2022(32):72-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