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初中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意义及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生活化
正文
前言:
初中语文作业的生活化设计,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它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设计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让语文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任务。
一、分析初中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的意义
(一)初中语文作业的生活化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机械练习,如字词的抄写、语法的填空等。这些作业形式较为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之感。而生活化的作业设计则截然不同。例如,布置学生去采访家族中的长辈,了解家族的历史文化,然后撰写一篇家族故事。这种作业形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他们能够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探寻知识,挖掘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为了他们与家人沟通、传承家族文化的工具。学生在这样的作业中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更强烈的热情。
(二)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当语文作业与生活接轨时,学生就有更多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比如,让学生为社区的文化活动撰写宣传标语或者主持稿。在撰写宣传标语时,学生需要考虑如何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社区居民的关注,这就考验了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而撰写主持稿则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场合的语言风格,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顺序,这对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运用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三)初中语文作业的生活化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语文作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象。例如,安排学生调查本地的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并撰写调查报告[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了解到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他们会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生活化的语文作业也是意义非凡的。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生活化的作业,如让学生收集本地的民间故事、俗语等,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触摸到本土文化的脉搏。这些民间故事和俗语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学生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二、初中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策略
(一)关注生活,开发资源
在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迈向生活化的进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元素。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宝库,从日常的家庭生活场景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在设计关于亲情主题的语文作业时,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细节。像每天晚餐时家庭成员的对话,是温馨的问候,还是对一天经历的分享;是偶尔的争论,还是默默的陪伴。学生可以将这些观察记录下来,然后撰写一篇描写家庭亲情的短文。这不仅让作业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且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内涵。
学校生活同样充满了可利用的资源。学校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以运动会为例,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担任运动会的小记者,对运动员进行采访,记录下他们在比赛前后的心理活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等。之后,将这些采访内容整理成一篇新闻报道或者人物特写。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也锻炼了语文的写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二)借助主题,有效积累
主题在初中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中有引领作用。主题就像是一盏明灯,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指明方向。例如,在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作业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各个角落去探寻传统文化的踪迹。这个主题涵盖的范围极广,从传统节日到民间艺术,从古代诗词到地方民俗。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春节期间,深入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守岁等习俗的由来和寓意。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方式,不仅积累了关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丰富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这就是借助“传统文化”这个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效积累语文知识的实例。
而在以“友情”为主题的作业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描写友情的表面,而是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友情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例如,让学生对比《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之间的友情和现代社会中朋友之间的友情有何异同。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章节,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在对“友情”这个主题的深入探究中,积累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不同时代友情的内涵等知识,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3]。
(三)设计基于生活的实践性作业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和思考价值的课程,因此,我们要把语文作业设计同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作业情境中培养语言能力。基于此,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可以跳出教材与书面,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性作业,从而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4]。
以《老王》这篇课文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安排相关的话剧表演节目,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场景。即根据学生性格、特长等进行分工,比如一些性情沉静、善于文字表达的学生负责将课文改编成剧本,重点在于要将文中的细节凸显出来,并且还要将文中个别一笔带过的内容丰富成一个完整的场景;让一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导演;一些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则可以作为演员来演绎文中的角色。所以,在实施和完成这一表演作业任务时,要使学生在语文学科水平上,在身体和心理上实现有效的发展。
(四)讲究趣味性,联系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每天都被各种学科的作业所包围,如果语文作业只是枯燥的背诵、抄写,那必然会让学生心生厌烦。而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化语文作业,则能够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传统的作业可能是让学生背诵并默写。但如果从生活化且有趣味的角度设计,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用所学的古诗词来描述。像在公园里看到盛开的桃花,就可以联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中秋佳节赏月的时候,能够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作业设计,将语文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紧密相连,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对古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会觉得饶有趣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也能增添作业的趣味性。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5]。例如,在学习名著的时候,布置学生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然后让他们对比原著与影视改编之间的差异,写一篇观后感。像《西游记》,影视版的《西游记》有很多版本,不同版本在情节处理、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有区别。学生通过观看不同版本并与原著对比,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如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在动作、神态上的独特之处,而原著中的描写又是如何细腻入微。这种借助现代科技的作业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让他们在对比分析中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初中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中的趣味性讲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让语文作业充满趣味,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五)基于生活化视角进行作业评价
从评价标准来看,基于生活化视角的作业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掌握程度。例如,在布置以“家庭中的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业后,学生可能会通过采访长辈、观察家庭习俗等方式来完成作业。对于这样的作业,评价标准不应只是看学生是否准确列出了传统文化的种类,更要关注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有的学生可能在采访中深入了解到家族传承的背后故事,虽然在表述传统文化知识时存在一些小瑕疵,但这种深入挖掘家庭文化内涵的努力就应该在评价中得到肯定。这就如同在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对家庭文化的传承,不仅仅看他知道多少传统仪式,更看重他对家族精神的理解与传承[6]。
在生活化的作业评价中,除了教师之外,家长和同学都可以成为评价者。比如在关于“社区环境描写”的作业中,家长可以从孩子对社区观察的细致程度、是否真实反映社区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因为家长对社区环境较为熟悉,他们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生活依据。
结语:
综上,初中语文作业的生活化设计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和积极实践。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对待生活化作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7]。本文来源课题:2023年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初中学科生活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课题批准号:23-HYJJ-319)
参考文献:
[1] 罗春燕.初中语文作业生活化设计:内涵,原则及策略[J].生活教育, 2022(16):62-65.
[2] 陈祖平.关于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J].赢未来, 2018, 000(024):1-1.
[3] 杨蓓蕾.七年级语文作业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 2018(13):4.DOI:CNKI:SUN:JJJX.0.2018-Z3-050.
[4] 范维胜.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三个着眼点[J].新课程研究,2021(31):15-17.
[5] 杨晓玲.新课标背景下开辟高效课堂优化作业设计的路径[J].新课程,2022(07):170-171.
[6] 范帅帅.减负提质 增强素养——新课标导向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理路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 2023(36):29-31.
[7] 黄如燕."双减"下初中语文生活化实践性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 2024(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