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低年段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低年段;跨学科融合
正文
引言:在低年级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学科融合互动,组织跨学科教育项目对于促进学生进行深入高效学习具备显著功效,数学教师需要对研学项目进行开发,带领学生参与理实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一、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跨学科融合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低年级阶段开展跨学科教育需要结合趣味教学原则,引进其他学科的趣味研学项目来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进行更加整体、全面、高效地学习。数学教师在跨学科教育过程中也应当融合理实互动原则,需要保证与融合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互动补充,从而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跨学科教育环节,教师还应当充分遵循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原则,需要从核心素养角度,从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计算、数学应用等多个领域找到学科与学科之间互动衔接的点位,而不是简单将学科知识内容进行叠加,数学教师需要确保学科精神、思想内涵、核心素养能够实现有效互动关联,从而才能够真正意义在学科融合互动教育过程中带动学生做到知信行合一。
除此之外,在学科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思想认知层次引进与之对应的互动项目,比如根据学生的生活知识储备、生活阅历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来引进与之对应的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学科融合教育能够带动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正向迁移学习,否则学科融合互动只会成为学生的另一大学习负担和压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科互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循上述的教学原则,根据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制定更加严谨细致的学科融合互动计划和方案,带动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更加深入高效地学习。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低年级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一)确定学科融合互动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引进跨学科教学项目带动低年级阶段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设定一个确切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方向,找到教学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借此才能够提高课程教学品质和效率。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深层次研学分析当前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课程的培养指标、培养内容。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数字基础知识以及简单的加减乘除法概念,其中以通识教育为主,教师在学科融合互动期间需要借助其他学科中所包含的数学元素,结合通识教育来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以及数学符号意识,教师需要从以上两个指标层面来带动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探索,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基本认知和价值认同。
(二)引进学科融合互动项目
1.数学与语文的融合
在确定低年级阶段学科融合互动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之后,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引进学科融合互动项目,寻找与之对应的学科课程知识,建立起数学学科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紧密逻辑关联。教师需要根据各个板块、各个章节的知识内容引进与之对应的学科互动研学项目,例如在讲解“分类与整理”相关知识章节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与信息整理能力,此时数学教师可以与语文教师进行合作沟通,在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分类思维的过程中引进语文知识概念,让学生能够从语言表述层面对分类的标准和概念进行学习。其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分类指标,比如从颜色、大小、形状等多个方向对物体类别进行划分。此时,需要由语文教师向学生讲解此部分分类指标的核心含义和意义,之后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层次划分,通过语言识别来找到分类标准,再通过实践探索、推理论证进行迁移学习。
另外,在讲解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相关知识概念的过程中,可以引进语文课程中的“曹冲称象”相关文章,让学生尝试对相关课文中所表达的语言思维、语言内涵以及数学逻辑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对曹冲使用的换元法进行研学思考。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用数学方法、数学语言对曹冲称象的整个过程进行描述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和推理思维。
2.数学与体育的融合
上文将语文与数学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此时,将体育与数学结合在一起更容易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字概念、数学计算思维思想。数学与体育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字的使用规律、使用特征。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数学教师可以引进队列组织等问题,带领学生对100以内的数字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引进队列小组,结合数学中的乘除法概念,带领学生对小队人数进行快速统计。在此期间,对数字知识进行学习,将数学与体育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将数学理论与体育实践进行关联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体育教师与数学教师也可以开展简单的短跑比赛,让学生借助此类方式来学习秒表上的数字符号,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素养。
3.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关联在一起,借助虚拟化的空间环境,可以带动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建仿真虚拟情景,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通过虚拟直观的情景案例来带动学生进行高品质、高效率地学习探索。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建仿真虚拟情景,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在虚拟环境中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进行领悟学习。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数字化表格来制作乘法口诀表;同时在讲解部分几何图形时也可利用计算机工具将图形的三维结构、立体面貌向学生呈现讲解,以此来带动学生几何直观思维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寻求更多实践活动项目,在其中引进数学概念、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
4.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将数学知识、数学概念与艺术课程关联起来,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带动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美术教师与数学教师可以开发出艺术融合课程,在其中引进丰富多元的知识概念,结合艺术情景、艺术案例,带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比如美术教师可以将美术绘画中的几何图形与数学几何关联起来,让学生尝试动手制作相应的几何模型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并且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配备颜料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进数字知识和概念,比如将三原色中有关不同颜料数量搭配所生成的新颜料向学生展示,将其中的逻辑原理进行讲解,以此来带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除此之外,音乐教师也可以整合音乐符号,利用五线谱等相关知识来加强对学生的数感培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中的节拍、韵调、旋律,渗透数学统计思维、数学计算思维,让学生建立起数学与音乐之间的有机关联。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将艺术课程与数学紧密关联在一起,展现出数学领域的艺术应用逻辑和底层原理,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学习水平和效率。
(三)跨学科教学点评
当学生完成跨学科学习之后,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点评指引。在此期间,数学教师需要与多门学科老师共同设定评价指标,并且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点评分析,对学生的最终学习状态做出更加完整、全面的评价,从而在后续跨学科互动教学过程中能够找到全新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来带动学生进行高品质、高效率地学习。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思维、语言逻辑层面对于学生在学科互动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数学语言使用状况进行直观全面地判断,分析学生在学科融合互动学习环节的语言表述是否符合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规律。而数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以及作业完成状况、活动表现来判断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实际状况,从而调整后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且对学科融合互动方式进行改进创新。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跨学科融合互动项目需要紧密高效开展。教师需要对融合互动方法、策略、模式进行改进,引进理实一体化的融合互动项目,使学科融合互动层次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倬,周燕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与数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证研究[J]. 2021.
[2]柴亚鹏.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20(2):1.
[3]孙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实践性研究[J].软件:电子版, 2018.
[4]王燕琴,徐斌.数学新课标"课程实施"研读及其教学启示[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