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声势律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少菁

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第三小学 730050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须利用声势律动来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能够把握音乐篇章的基本规律和创作原理,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对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并且通过选取适当的曲目,组织渐进式教学,整合创意互动教学、跨学科互动教学以及舞台表演,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学习水平和效率。


关键词

声势律动;有效性;小学音乐

正文


引言:现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整合声势律动教学模式,衔接多元化的活动,可带领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灵活高效探究,教师须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从节奏、旋律等多个层面,帮助学生完成对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一、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够准确高效表达音乐节奏情感,对于引领学生参与音乐课程综合学习具备正向作用首先,通过声势律动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知音乐中的节奏节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可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其次声势律动教学环节,学生也能够按照节奏做出身体动作,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也具备显著功效。另外,声势律动教学活动通常结合团队项目,比如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音乐舞蹈表演,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合作意识。除此之外,学生可通过声势律动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传递音乐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展现能力声势律动通常具备互动性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探索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进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声势律动教学也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舞蹈指导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参与跨文化交际互动,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利用声势律动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的能力学习水平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二、声势律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声势律动在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层面具备显著功效,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曲目,同时也需要组织渐进式教学,结合创意互动教学以及跨学科项目,并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舞台机会,保证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音乐授课活动中,教师应当衔接多元化的实践项目,同时整合节奏、旋律、韵调、节拍、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尝试从多个层面来参与音乐学习。

(一)选取合适的曲目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利用声势律动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需要选取适当的曲目,通过参照小学生当前的年龄水平以及音乐知识储备状况,选取合适的音乐篇章引领学生在音乐学习环节参与灵活高效探究。教师所选取的音乐曲目应当简单明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跟随声势律动参与高学习其次教师也应当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指导学生参与到兴趣探索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对声势律动的学习兴趣探索思维而教师也应当作出多样性考量,比如考虑不同音乐篇章的文化背景,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促进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沟通教师在该环节需要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相匹配,使用特定的声势律动教材或工具,将相关资源进行协调统一,保证课程教学具备连贯性一致性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丰富多元的音乐元素带领学生进行灵活高效学习比如说针对,四年级上册的音乐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可植入小小足球赛等相关节奏游戏,选取相关曲目引导学生跟随节奏的变化参与学习,尝试通过打节奏打节拍的方式找到其中的旋律韵调,使学生在情境游戏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二)组织渐进式教学

渐进式教学模式,在声势律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强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声势律动的技巧和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逐渐提升声势律动教学的难度,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比如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当结合更多打节奏打节拍的小游戏而在中年级阶段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提升寻找歌曲的节奏韵调;在高龄阶段,则可让学生尝试对节拍节奏进行创作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在渐进式教学模式,教师也需要基于分析律动技巧,让学生掌握底层的音乐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后续更加复杂多元的节奏学习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水平和效率但是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比如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学习进步较快而部分学生的能力较差,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此时教师需要调整教学进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渐进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开展声势律动教学活动也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材以及辅助工具,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植入不同的教学辅助设施,帮助学生进行持续高效学习因此开展声势律动教学具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该环节需要带领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并且以此为依据,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认知层次以及音乐技能水平

(三)组织创意互动教学

创意互动教学模式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有着显著的功效,创意互动教学在声势律动课堂上可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造,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学生可根据自身感兴趣的元素,植入自身的创意想法,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节奏节拍进行创作创造在此环节,教师需要引入开放式的情景空间,比如让学生根据某一首音乐创作篇章通过改变其节奏、韵调,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规律和内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创意表达互动学习过程中,尝试引进电子工具,结合电子软件,在仿真乐器上进行创意表演,尝试灵活自由改变节奏节拍,将歌曲的艺术规律,以一种全的形式进行展示表达因此声势律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尝试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认知进行创意学习创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跨学科互动教学

跨学科互动教学是指导学生深度研学的一类举措,教师可利用不同学科内容,结合多元教育方法,整合讨论实验创作表演等不同方式衔接多元学科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在学习声势律动的过程中,不同民间传统乐器具备不同的声音规律和特征,其中代表着少数民族区域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教师可植入相应的文化课程,让学生细致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面貌之后再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学习期间,将人文元素与节奏元素声音元素互动关联在一起,使学生能够从人文思想层面对其中的节奏旋律声音特征进行深层次领悟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讲解声势律动的过程中,将数学符号与声势律动紧密高效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尝试用数学几何来表达出其中节奏规律,或者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完成对节奏节拍的计算分析,借此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声势律动教学活动中需要引进多门学科概念,尝试植入大课程大概念,带领学生进行持续高效学习但是教师在组织跨学科项目的过程中也应当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引进多元化的策略,让学生在实践理论探索学习互动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意表达思维

(五)提供舞台表演机会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也需要整合丰富多元的表演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环节对所积累的声势律动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要提供良好的舞台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场景中对知识理论进行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独奏、奏、舞蹈表演不同的实践表演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在情景空间环境中教师可提供建设性的建议,通过实践临场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指引学生在舞台表演活动中尝试用身体的律动来展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韵调。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文化音乐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力度速度和其中的情感比如在表演明快而又简单的歌曲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在舞台表演活动中运用更加简洁直观的动作来展现节奏和旋律而在表达悲伤深情,可尝试将节奏动作放缓通过情景舞台表演,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较为深层次的感触,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节奏速度情感在实际环境中,让学生将音乐情感与节奏完美高效整合在一起,展现出全新的音乐形式因此音乐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台表演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在现场环境中带领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巧妙利用声势律动带领学生对音乐知识概念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掌握音乐节奏节拍韵调,使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叶恬恬.浅谈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3):250-250.DOI:10.3969/j.issn.1673-0410.2017.03.300.

[2]李希军.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5):968.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5.1896.

[3]王晓华.乘着音乐的翅膀——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 2011(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