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原则与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其学科较多,有汉字、词语、阅读和作文等。对此,教师要注重跨学科整合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跨学科整合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价值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是将语文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思维还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跨学科整合教学的优势。首先,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1]。其次,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学科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原则
跨学科整合,即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视角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整合不仅存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之间,也存在于这些领域与日常生活之间。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跨学科整合的应用背景十分广泛,它既可以用于阅读、写作等传统语文课程的教学,也可以用于科学、历史、艺术等非传统语文课程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现跨学科整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趣味性: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不同学科的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二,适用性: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第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跨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现跨学科整合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研究跨学科整合的方法和策略并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基于生活情境,整合语文与生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整合语文与生活,积极探索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情境,积极构建语文与生活的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悟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2]。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自体验生活。首先教师可以亲身经历去触摸生活中的奇石;然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户外采集一些石头,将采集来的石头进行分类。比如:将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相同、颜色相同的石头进行分类,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奇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采集来的石头带回家去做一些装饰。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黄山奇石特点和形成原因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又如在学习《长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一下长城,同时可以将学校周边的古建筑进行介绍,然后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寻找古建筑的遗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长城上各个建筑所用到的材料。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长城遗址和相关建筑材料进行想象创作一首与长城有关的诗歌。通过上述方式整合语文与生活,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与生活之间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2.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选择某一学科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也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将多学科整合起来,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如在《鸟的天堂》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数学、语文、美术等学科整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文中的插图进行动态展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鸟儿的生活习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情感。在进行《鸟的天堂》这一课教学时,在课文中有很多关于小鸟生活习性的描述,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展示出来,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小鸟飞翔的过程[3]。在讲解“小鸟”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同时让学生自己描述。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多学科进行整合,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选择整合内容和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3.整合语文学习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多个学科内容,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在开展古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音乐渲染氛围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例如在进行《赠汪伦》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送别》的视频片段,为学生营造出送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美术绘画的方式描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场景。通过一系列整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开展跨学科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养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主,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跨学科整合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与音乐、美术、美术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在进行《月光曲》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月光曲》的资料,然后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编创舞蹈或歌曲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将《月光曲》改编成朗诵节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朗诵。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月光曲》这首曲子来创作歌曲,让学生结合自身条件来进行创作。通过这种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掌握,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5.通过网络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除了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还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从不同学科的角度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如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在《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等方面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发展情况。例如在学习《三峡》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情况、三峡大坝工程建设情况、三峡水电站建设情况等方面内容。通过多媒体资源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教学注意事项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跨学科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整合方法,避免生搬硬套;第二,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能只追求形式;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第四,要注重反馈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评估跨学科整合的效果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4]。观察法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判断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法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收获;个案研究法可以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教学效果并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本文站在多重视角上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整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勇.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9):70-72.
[2] 余惠斌.围绕“大概念”的小学语文跨学科课程整合探究[J].经验方略,2022(11):156-158.
[3] 陈晓芬.基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研究[J].理论专著,2022(11):10-12.
[4] 张广录.论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功能价值与教学设计逻辑[J].中学语文教学,2022(2):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