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以种植活动“胡萝卜”为例
摘要
关键词
自然教育;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正文
引言
伴随着教育理念不断地进步,自然教育已经在幼儿园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自然教育强调对幼儿天性的尊重,关注幼儿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关注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幼儿园班本课程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融入自然教育理念,既可以促进幼儿知识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环境的爱护。文章以种植“胡萝卜”这一活动为例,从自然教育的角度对幼儿园班本课程构建及实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一、自然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核心价值
(一)自然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从自然教育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班本课程构建和实施具有显著核心价值。其尊重幼儿天性、注重与自然环境互动,以直观体验带动幼儿对自然探索的发展。课程内容以生态性为中心,活动方式多样,而且教育环境天然,目的是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情感、知识、技能与习惯。在课程建设上,自然教育需要紧紧围绕幼儿身心发展这一中心,借助自然环境、资源及文化资源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通过种植、垃圾分类等班本课程,开展种植、观察动植物、探索天气等活动,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做幼儿探究自然的向导,运用启发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促使幼儿积极地去观察、去探究、去动手,从而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实施种植活动的意义
1.在种植活动中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在种植活动当中,幼儿既可以亲自参与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系列活动,也可以亲眼看见生命的生长和变迁,这一直观学习体验不是书本知识可以代替的[1]。一是幼儿在亲身实践中,能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长周期、生态环境及自然规律,进而产生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和探索精神。二是种植活动有利于幼儿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促进其动手能力及观察力的发展,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及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2]。
2.种植活动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以种胡萝卜为例,幼儿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要经过挖坑、播种、浇水、锄草等一系列的体力活动。挖小坑时需使劲挥小铲,这样既能锻炼上肢肌肉力量又有利于手眼协调;在播种过程中,细腻的行动需要增强其专注度与耐心;浇水、提桶往返,便加强其下肢力量及平衡感;除草工作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劳作,它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肌肉和身体的协调性,还能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持久力[3]。一是胡萝卜栽培活动一般都要到户外去,即幼儿能在太阳底下自由行动,并适度地受到紫外线照射,对改善其体质和免疫力有很大帮助。在暖阳里工作,幼儿笑得更开心,身心愉快轻松。二是在栽培胡萝卜时,幼儿们需要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例如,观察胡萝卜树叶颜色变化、土壤潮湿情况等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发生病虫害或者生长不良情况。这种注重细节、不断呵护的精神,在训练幼儿观察力、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幼儿学会责任感和毅力,而这些素质也同样在间接促进幼儿体能的成长[4]。例如,在胡萝卜叶子上发现黄斑后,幼儿就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这个过程中跑一跑、问一问、试一试等等动作,就是身体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二、自然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组织融合自然元素,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的班本课程
自然教育视角下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与实施,一是课程设计紧紧围绕胡萝卜这一自然元素进行设计,并通过安排幼儿参与胡萝卜栽培、养护与采收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其对自然世界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幼儿手摸土壤、播撒种子、观察幼苗破土而出那一刻,就会自然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积极观察和探索胡萝卜生长规律,感受生命之神奇。为了加深这一自然教育的进程,幼儿园利用身边土地资源为幼儿创设真正的种植课堂。在此,幼儿不仅学到胡萝卜生长周期、需要营养等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切身感受植物生长过程中季节变换的作用,领略大自然的节奏和韵律。二是教师巧妙利用胡萝卜叶和泥土这类自然材料指导幼儿创意手工,这些活动既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又能使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对大自然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心。
例如,在幼儿园种植区,首先,由教师介绍胡萝卜生长环境及周期、演示种植步骤。然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经历挖坑、播种、浇水的栽培过程,通过观察土壤及种子的性质来加深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在种植胡萝卜之后,教师会定期安排幼儿去观察胡萝卜的生长状况,并对其生长变化进行记录,同时,也会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胡萝卜为何会长得如此,为何生长速度不同等等,刺激其好奇心与探索欲。最后,胡萝卜熟了,幼儿们一起摘着、品着亲手种下的果子,体会着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二)设计顺应幼儿自然成长规律,体现幼儿特性的班本课程
在设计符合幼儿自然成长规律,反映幼儿特性的班本课程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幼儿身心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幼儿期作为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以及生理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所以,班本课程设计要紧紧围绕幼儿自然成长节奏展开,着重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等能力。一是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以及动手能力等因素,并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幼儿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二是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其情感交流和社会技能的提升。三是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课程设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像是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等等,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与发展水平。
例如,首先,课程设计之初,教师们想到幼儿期正是认知、情感、社会性以及生理等方面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于是把种植活动精心设计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小任务,目的在于调动幼儿们学习的积极性与探索的欲望。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对胡萝卜种子进行外形、色泽的观察,并通过接触来感知种子的纹理,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与认知能力。然后,教师演示胡萝卜的栽培方法,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实验。幼儿在栽培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通过练习加深对植物生长的认识。另外,教师设计团队合作部分,由幼儿们分小组完成种植与养护任务。这样既能增进幼儿间的感情交流,又能使幼儿在小组中学会合作和完成工作。教师经常组织幼儿观察、记录胡萝卜的成长过程,并指导幼儿反思为什么有些胡萝卜长得很快,而有些胡萝卜长得很慢,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考能力、解题能力。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教师对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要多加引导与帮助;对于那些认知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会提供更为深入的问题和研究任务。
(三)结合幼儿园自然环境,打造生态化班本课程体验
在建构与幼儿园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生态化班本课程体验时,致力于把幼儿园自然空间改造成为生动、具体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场所。幼儿园自然环境包括它的植被、水体、土壤和因季节变换而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等,是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首先,通过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巧用,能给幼儿以亲近自然、感悟人生的教育环境。为达到这一目的,课程设计要充分融合自然观察和生态体验的因素,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生物生长规律及生态环境的意义。同时,也可结合季节变化进行相关主题活动,使幼儿们在切身体会中体会到自然的律动与人生的神奇。另外,引导幼儿参加环境维护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也能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例如,在幼儿园自然空地里,教师巧设计划,围绕“胡萝卜”这一主题进行系列生态化课程。教师带领幼儿们通过观察胡萝卜种子和土壤,自己动手栽培,感受植物生长带来的快乐,认识生态环境的意义。在季节变换的今天,教师们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活动——春天观赏胡萝卜的种子,体验自然的生机;夏天观察胡萝卜的叶,感知阳光和水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秋天采收胡萝卜的果实,品尝劳动的收获;冬季观测胡萝卜的根系,了解植物的生存策略。另外,教师还指导幼儿参加环境维护及垃圾分类、杂草垃圾清理等活动,并在游戏中学会妥善处理废弃物、养成环保意识等。这类课程设计不仅能使幼儿习得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能在同自然交往中发展观察力,思考力及创造力。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自然的律动与人生的神奇,增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强化家园共育,在自然教育理念下开展班本亲子活动
在加强家园共育,于以自然教育为理念的班本亲子活动实践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庭和幼儿园协作的意义和自然教育对亲子关系建构的特殊价值。自然教育既强调幼儿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提倡父母和幼儿一起参与其中,以亲子活动促进情感交流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究。首先,为达到这一目的,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地建立平台,请家长共同参与班本课程策划与实施。另外,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工作坊等来对家长进行自然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教育,促使家长在家庭生活的同时实践自然教育,借此来继续并加深幼儿园教育效果。
例如,由幼儿园辅导,邀请家长参加“胡萝卜栽培规划”。该方案不只是单纯的种植活动,而是深化亲子关系,一起探寻自然奥秘。首先,活动开始之前,幼儿园以家长会的形式将自然教育的思想、方法介绍给家长,并鼓励家长带着幼儿参与到种植过程中去,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感受自然带来的神奇。然后,幼儿园给每户分配一个小种植区域,提供胡萝卜种子、土壤以及必需的种植工具等。幼儿由父母陪着自己动手挖土、播种和浇水,经历种子到果的整个过程。栽培期间父母和幼儿共同观察胡萝卜生长变化并记录每天生长情况。他们集体探讨胡萝卜为何生长迅速、有的生长缓慢以及定期浇水和施肥的必要性,一同揭开自然界的神秘面纱。最后,胡萝卜熟的时候幼儿园举办亲子采摘活动,幼儿们和父母分享丰收的快乐。
结语:在自然教育视野下建构并实施幼儿园班本课程,需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实践性,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等,引导幼儿积极地观察、探究、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与规律。同时,课程建设与实施要符合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反映幼儿特性、与幼儿园自然环境相结合,创设生态化的班本课程体验。此外,加强家园共育和自然教育理念下班本亲子活动是促进教育效果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上述举措的落实,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幼儿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赖琴凤.自然教育理论下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研究[J].家长,2023(27).
[2]陈琛.谈自然主题活动的创设——以班本课程"很高兴'玉'见你"为例[J].幼儿与健康,2023(2):54-56.
[3]陆晓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以小班班本课程《自然物染色》为例[C]//第五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2.
[4]朱洁.自然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启示——以班本课程《"榴"住秋天》为例[J].好家长,2022(8):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