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四味”——以部编版综合性学习单元为例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四味”;部编版综合性学习单元
正文
引言
如何设计出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了现阶段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的目的是深入探索小学语文综合学习设计中的“四味”思想,并以部编版的综合学习单元为实例,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灵感。
一、深度解读教材,凸显“语文味”——从“知识、技能、过程”三维视角
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突出“语文味”,是当前小学语文综合学习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应从“知识,技能,过程”这三个维度进行思考,深度探索教材的深层含义,以确保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第一,在知识维度上,教材作为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基本资源,包含了大量语文知识,涵盖了字词、语法、修辞和文学诸多方面。教师有必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理清它们在学习体系整体中所处的位置与功能,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教学活动[1]。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为例,教育工作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应该先整理与中华传统节日有关的词汇和成语、关于习俗和知识,如春节时的“饺子”和“拜年”,端午节时的“龙舟”和“粽子”等,会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读写练习,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二,技能维度突出学生语文学习实践能力。教师要按照教材要求设计朗读、写作、演讲、辩论等多样化技能训练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发展。同时要把这些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在对《中华传统节日》进行综合性研究时,教师可设计系列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就喜爱的传统节日撰写短文,或举办以传统节日习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促进学生写作与口头表达。
第三,过程维度,即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与发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2]。另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以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形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某一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和传说,使学生学会合作中怎样分工、怎样交流、怎样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其团队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统整教学设计,彰显“综合味”——秉持“整体、统合、关联”的思维方式
统整教学设计、凸显“综合味”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中最核心的要求。这一理念强调教师应秉持“整体的,统合的,联系的”的思维方式,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构建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体系。
第一,在整体视角下,教师有必要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评价等进行综合考察,以保证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在学习目标的制定上,既要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又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创新能力的发展[3]。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综合学习课程《轻叩诗歌大门》里,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诗歌本身的欣赏、在创作技巧学习中,也融合着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意识。在学习内容的选取上,以诗歌为中心,融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知识,构成跨学科学习任务。从教学方法上看,运用项目式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从创作、朗诵、配乐、配图到诗歌都有一个全方位的接触与感受。从评价方式来看,强调过程性与表现性相结合,既对学生诗歌作品进行评价,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进行评价。
第二,统合思维注重把语文教学纳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去,让学习不再是知识的孤立积累,而变成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抒发个人情感和想法的一种手段。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三单元《轻叩诗歌大门》为例,教育工作者有机会组织一场以“诗和人生”为核心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诗的基本构造与韵律,而且受到了观察自然、感悟人生,并在其中找到创造属于自己诗歌的灵感的激励。另外,在请音乐教师的配合下,同学们可以自己给诗歌配乐或者运用信息技术课所学内容拍摄诗歌朗诵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一设计既能深化同学们对于诗歌的认识,也推动艺术和科技结合,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第三,关联思维又表现为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整合,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延续《轻叩诗歌大门》这一案例,教师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研究任务,如结合历史课讲一讲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过程,带领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诗歌特征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或结合地理课,探究不同区域诗歌风格和自然环境的联系,使学生了解诗歌如何体现地域文化。这种教学设计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促使其跨学科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得学习更有深度与广度。
三、实践创新活动,凸显“素养味”——遵循“发现、实践、创作”的开展路径
实践创新活动和突出“素养味”是设计小学语文综合学习的关键环节。这一教育理念鼓励教师遵循“发现、实践、创作”的发展路径,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素养。
第一,在发现阶段,教师应创设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质疑等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指导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形成独立见解[4]。例如,在教授部编版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学习时,教师通过观察汉字的发展历程来指导他们,发现汉字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以及意蕴美等特征,继而反思汉字对文化传承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同学们可利用查阅资料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汉字的由来、演变及造字原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从中找出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智慧。
第二,实践阶段,即学生把所发现的问题变成实际行动。教师要通过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多样化实践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感受并验证自己所学习的内容。《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学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汉字书法练习、汉字创意拼图和汉字故事创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会汉字魅力、体会文化内涵。这些实践活动在深化学生汉字理解与记忆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第三,创作阶段,即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融合与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写作、绘画、演讲、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与想法。在《遨游汉字王国》这门综合性的学习课程中,学生有机会展示和交流他们自己创作的汉字故事、书法作品或创意拼图,同时也可以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创意灵感。这一阶段教学设计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把所学内容转化成个人特色作品,以进一步提高其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
四、传承文化精髓,浸润“文化味”——依据“感知、理解、传承”的发展脉络
继承文化精髓、浸染“文化味”,在小学语文综合学习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感知、理解、传承”的发展路径,通过多样化和丰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主动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
第一,感知阶段教师需要认真选择经典诗词、传统节日、历史故事等有代表性的文化素材进行生动形象地阐释、直观地呈现与趣味地互动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爱好与好奇。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要注意创设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最初的接触与感悟,并对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一课,教师可介绍中国传统毕业典礼要素,如穿汉服、行古礼,使学生通过参与感受到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也激发了学生对小学生活珍爱与眷恋之情。
第二,在理解阶段,需要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价值进行挖掘。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经典文献,参加文化体验活动中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实质与文化底蕴。此阶段教学设计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在不同视角与层次上的含义与价值进行剖析,并对文化产生深层次的认识。在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诵读与古代毕业典礼有关的篇目或事迹,并引导他们领悟其所蕴涵的尊师重道、感恩惜别的文化意义与价值观念。
第三,传承阶段,即把感知与认识变成实际行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贯穿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并以创造、演出、志愿服务的形式传播与推广传统文化。此阶段教学设计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他们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中,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及活动。在《难忘小学生活》这门综合课程中,学生有机会将他们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整合到毕业典礼的策划和表演环节中,例如创作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主题的诗篇、歌曲或者舞蹈,借此来抒发自己对于小学生活的留恋之情,继承传统文化。
总结
本文深入探讨了小学语文综合学习设计中的“四味”概念,即“语文味”、“综合味”、“素养味”以及“文化味”,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且深入的设计方向。通过对教材的深度解读、统整教学设计、实践创新活动以及传承文化精髓等方式,教师能够设计出不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综合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培养其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俏梅.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四味"——以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清明"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 2023(40):61-62.
[2] 李骏.语文教学四味r——试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佳境[J].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6(6):2.
[3] 胡晓燕.真实学习 自主作业 共生素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与实施[J].语文教学通讯, 2023(19):47-50.
[4] 毛小敏.以信息技术为指导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及实践分析[J].互动软件, 2023(7):5830-5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