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吕国锋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埝桥镇初级中学 邮编:7151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其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结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代数式》《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章节,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兴趣的方法。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正文


一、引言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导致学生难以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初中数学教学,旨在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公式都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然而,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在学习《代数式》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种植等,引导学生发现代数式在这些情境中的应用,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代数式的含义和运算规则。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在科学、工程、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应用题,如求解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两地之间的路程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未突出教学重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生活化教学未突出教学重点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而忽视了对数学重点知识的讲解和巩固。这导致学生虽然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但在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方面却存在困难。例如,在学习《代数式》时,一些教师过于注重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而忽视了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的讲解。这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难以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另一个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的问题是生活化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导致不同章节之间缺乏联系和衔接。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一些教师只关注如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而忽视了与前面章节《代数式》和《整式的加减》的联系和衔接。这使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难以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和应用。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代数式》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代数式在购物中的应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购物问题,如计算商品的总价、折扣后的价格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数学概念和公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数学概念和公式是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求解两地之间的路程、计算商品打折后的价格等,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场景和解法。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练习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练习题是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练习题,如计算家庭开支、制定学习计划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代数式》

在我校七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引入《代数式》的教学。教师首先展示了一张购物清单,上面列出了不同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代数式表示这些商品的总价。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了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了一些与购物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案例二:《整式的加减》

在我班的一次数学课上,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整式的加减》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了家庭开支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用整式表示家庭开支的各项费用。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了整式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了一些与家庭开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三:《一元一次方程》

在我校的一次数学公开课上,教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了曾经走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然后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这些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还设计了一些与路程、时间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结合生活实例讲解数学概念和公式以及设计生活化练习题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未突出教学重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题目的多样性和挑战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莉.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中学课程辅导, 2022(23):99-101.

[2] 朱海宾.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  2024(5):277-279.

[3] 姜丽华."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 2022(6):240-241.

[4] 陈彩霞.生活化教学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好日子, 2022(4):0157-01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