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问题;改进策略
正文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然而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创新思维欠缺、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作用
改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组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能力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学术及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作文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因为写作往往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组织,此外,写作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论据。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写作风格和体裁,从而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写作,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多样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文字来探索和表达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验。最后,改进作文教学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和赞赏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这种正面的反馈能够激励他们在写作和其他领域继续努力和进步,通过持续的练习和指导,学生的写作技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写作时词汇量不足,难以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量有限,他们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还不够广泛,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作文内容显得单一和枯燥。此外,学生在组织语言时往往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句子结构简单,缺乏修饰和变化,这使得文章整体读起来缺乏吸引力,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缺乏了解,无法通过这些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一些学生在写作时过于依赖模板和套路,缺乏个性化的表达,这不仅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也使得作文缺乏真实情感和个性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于侧重于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被教导遵循固定的模式,而不是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自信,不敢尝试新的表达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此外,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评语往往过于笼统和公式化,缺乏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这也不利于学生识别和改进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不足[1]。
(二)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模仿,缺乏对学生个性化表达的重视和培养,这种模式下,教师更多地强调作文的结构和形式,而忽略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往往遵循固定的套路,缺乏创新和个性。在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影响下,作文教学常常变得机械和枯燥,学生很难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从而对作文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可能过于注重语法和拼写等表面错误,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深入指导,这种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难以在作文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同时,陈旧的教学观念也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更新,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更加生动、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观念的更新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一个显著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教师仍然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机械式地背诵范文、重复性地进行语法练习和格式化的写作训练,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乏灵感和创意,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由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如讨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来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使得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深度。此外,单一的教学方法也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的针对性帮助,这使得学生在遇到写作难题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影响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是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2]。
(四)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往往只侧重于语法正确性和书写整洁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表达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时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独特性。此外,评价过程缺乏及时性和互动性,教师的反馈往往不够具体和个性化,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自己作品的评价中,这限制了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还体现在缺乏长期跟踪和反馈机制,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轨迹,从而无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种状况下,学生很难从评价中获得实质性的帮助,也难以激发他们对写作的持续兴趣和热情,因此建立一个全面、多元、具有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3]。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新思维。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和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此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儿童文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和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学会思考和表达,这样的互动式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逻辑性。同时,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4]。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小马过河》。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马与其他动物的对话,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通过模仿这些角色的对话,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学习如何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常规,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创意。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加强学生语文组织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5]。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并描述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点,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这两个角色的小故事,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教学《国宝大熊猫》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然后鼓励学生创作与大熊猫相关的故事或科普文章,这种结合视觉和听觉的学习方法能够增加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和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动力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个性化表达的重视和培养,通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写作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写作内容相关的图像或视频,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激发创作灵感。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鼓励他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并将其转化为写作内容,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实际,充满生活气息,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思想、共同探讨,通过集体智慧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四个太阳》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愿选择一个季节的太阳进行学习,然后分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这样既能共享学习成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此外,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关于秋天的太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水果并搜集水果图片,课堂上组织水果讨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积累语言和观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
(四)完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完善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不仅评价学生的作品,还要评价他们的写作态度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教师应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独特的见解和创意,而不是仅仅模仿范文。评价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创新,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此外,评价体系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这意味着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通过这样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作业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设计了一些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同时教师还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通过加强评价与教学的融合,教师成功地帮助学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它涉及到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婧.小学语文作文仿写教学改进策略[J].读写算,2022(35):97-98.
[2]佘金敏,李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多元化评价的优化策略研究[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4,33(1):86-91.
[3]杨文霞.改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J].户外装备,2023(3):220.
[4]黄林海."原生态"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2(14):139-141.
[5]杨雪梅.小学语文写作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互动软件,2023(6):3297-3298.
[6]苏俊春.统编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3(16):161-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