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新策略与新途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雪珍

山西省孝义市崇德学校 邮编:032300

摘要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新策略与新途径,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通过对群文阅读内涵与特点的分析,提出选择合适群文文本、设计有效阅读活动、整合课程资源实施跨学科阅读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阅读等策略与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新策略;新途径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本文将从分析群文阅读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新策略与新途径。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与特点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以多篇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群文阅读的特点

1.文本类型的多样性

群文阅读的文本类型丰富多样,可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也可以包括童话故事、民间传说、科普读物、新闻报道等不同题材的文章。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2.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群文阅读强调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方式,进行思维碰撞,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效果。

3.阅读目的的综合性

群文阅读的阅读目的具有综合性,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对多篇文章的阅读和分析,进行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言、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达等方式,提高审美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新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群文文本

1.依据课程标准,筛选适合学生的群文文本

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在选择群文文本时,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筛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文本。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短、语言简单、内容生动有趣的文本,如童话故事、儿歌等;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较长、语言较为复杂、内容具有一定深度的文本,如小说、散文等。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选择难度适中的文本,以确保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2.注意文本类型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在选择群文文本时应注意文本类型的多样性。可以选择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可以选择不同题材的文章,如童话故事、民间传说、科普读物、新闻报道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文化内涵的文本,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设计有效的群文阅读活动

1.运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问题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可以根据群文文本的特点和阅读目的,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这些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这些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等。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寻找答案,提高阅读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2.采用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互动交流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交流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成果,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拓宽思维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进行辩论、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新途径

(一)整合课程资源,实施跨学科群文阅读

1.结合语文与其他学科,开展主题式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开展跨学科主题式群文阅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语文与科学学科,以“大自然的奥秘”为主题,选择一些描写自然现象、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又如,教师可以结合语文与美术学科,以“艺术之美”为主题,选择一些描写艺术作品、介绍艺术流派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提高语文审美能力。通过跨学科主题式群文阅读,学生可以在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中,拓宽阅读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2.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宽群文阅读的渠道

群文阅读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宽阅读渠道。在校内,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阅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校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社区图书馆、书店等资源,进行自主阅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网站、电子书籍等,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进行阅读,拓宽阅读视野。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文阅读

1.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群文阅读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为群文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群文阅读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微信群等平台上发布一些优秀的文章、阅读指导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也可以利用在线阅读平台,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等,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环境中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交流分享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2.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在线上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阅读指导等,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线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阅读效果,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四、总结

在新课程背景下,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群文阅读的内涵与特点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新策略与新途径。通过选择合适的群文文本、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整合课程资源实施跨学科阅读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阅读等策略与途径,可以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腾琳,童文昭.基于单元知识结构化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24,(18):29-33.

[2]林涵.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4,(26):44-46.

[3]王莉.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15):53-55.

[4]马春丽.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9):5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