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苏存存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莘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技能的关键阶段,更是塑造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包括强化基础运算能力、培养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和提升思维敏捷性。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维品质;情境教学

正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数学教育中的一块基石,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思维品质,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性特征,它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怎样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现的,这已经成为了目前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价值

关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但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长远发展而进行的一种深远安排。计算作为一门以数字和符号为基础的数学学科,并不只是数字和符号的简单叠加,其中包含了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巧妙设计,不但要教给学生怎样进行计算,还要指导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怎样进行思维,怎样利用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会给学生思维品质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1]

一是,计算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需按照一些运算规则及顺序来进行,比如先乘除后加减、括号里计算优先等,这都是对它们进行学习和运用的过程,无形之中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去分析问题、循序渐进地去推理结论。这种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今后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甚至应对日常生活问题时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二是,计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各种解题方法或计算结果有偏差,此时要求学生自我检查、分析错误原因、选择或者创造更为优化的解题策略。这个过程在本质上是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表现,它激励学生避免盲目地接受知识,敢于提出质疑,并勇于进行探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基础运算能力的培养,为思维品质打下基础

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基础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最重要的任务。基础运算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石,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迅速地完成运算,而且还关系到其后续数学学习是否深入、广泛。所以,教师要十分重视计算教学中基础运算的培养,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练习形式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律,从而为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如下策略加强对学生基础运算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把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变成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通过举办如数学接龙速算挑战赛等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技能[2]。二是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的习题,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合适的难度范围内充分地进行演练,我们需要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止部分学生感到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刚开始要强调算法和算理的解释,既要教学生怎样算,又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算,并通过对算理进行深入的解释,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形成牢固的数学基础。

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故事记忆法,将乘法口诀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住口诀,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背后的算理——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以加深对乘法概念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与乘法口诀有关的练习题,例如按乘法口诀填空格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二)发展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思维品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推理与证明,同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教师可以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深度思考,也就是在解决问题时,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深化,从而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思维链条。同时运用图形语言,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以画图、拼图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3]。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用反证法去想问题,即在正面推理有困难的情况下,试着从相反的方面去推理,找出矛盾点来论证原命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贴近生活的真实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例如,在教授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拥有1/2块巧克力,而小红则有1/4块巧克力,他们计划将这两块巧克力合并享用,你能告诉我他们总共拥有多少块巧克力吗?通过该题,指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的现实意义,并学会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独立质疑,尝试运用数学知识来回答,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启发创造性思维,鼓励多元化的解题策略

创造性思维对数学思维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努力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进行解题,并形成多元化解题策略。为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提供开放性题目,也就是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或者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同时鼓励一题多解,也就是在解一道题时,要鼓励学生试着用不同数学知识和不同解题技巧去解,比较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培养其灵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以某个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现象为中心展开深入讨论,并通过调阅资料,亲自动手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从而形成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授除法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如果这12个苹果里有部分是不合格的,不能分配给孩子们,那么每名孩子能至少获得几个高质量的苹果呢?该题既考查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又引导学生通过至少这一条件的创设来考虑如何将除法运算灵活地应用于实际问题,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解题要考虑各种可能性。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试着把除法运算结果用图、表等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发展其直观与抽象思维。通过实施上述策略,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地启发与锻炼。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运算能力的训练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基石,采用游戏化、分层教学以及算理讲解的策略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本运算规则。与此同时,逻辑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非常关键,教师要以问题串为导向,以图形语言为辅助,以反证法为思维手段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发展,并且设计贴近生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现实问题。另外,启发创造性思维、激励多样化解题策略也是发展数学思维品质的高级途径,教师要提供开放性问题,鼓励一题多解以及进行数学小课题的研究等,从而启发学生创造性与灵活性。总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综合培养,以多样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其全面、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加强基础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启发创造性思维及增强思维敏捷性几个方面入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重点。在今后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理由认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芸.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运用培养[J].读写算,2020(27):102+104.

[2]高涵梅.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幻画报,2020(09):152.

[3]王玲.心理因素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中的影响探讨[J].求知导刊,2020(31):24-2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