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困境与突破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朝中

湖北省公安县玉湖初级中学 434313

摘要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教学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乡村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学科,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旨在探讨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现状、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以期为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困境;突破策略

正文


引言乡村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乡村中学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然而,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乡村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突破策略。

一、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现状

1. 教学资源匮乏

乡村中学普遍面临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相比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图书资源、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都较为薄弱。在语文教学中,缺乏足够的教学辅助材料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教学方法陈旧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乡村中学语文教学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师资力量薄弱

乡村中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技能欠缺等问题。部分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由于乡村条件艰苦、待遇较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师资力量的薄弱。

4. 学生基础薄弱

乡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原因,普遍存在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这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较大困难,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进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二、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困境

1. 教育观念落后

乡村地区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部分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背诵课文、记忆字词,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

2. 教学改革缺乏系统性

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规划,改革措施零散、不成体系。部分学校虽然尝试进行一些教学改革,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和有效评估,改革效果并不明显。

3. 评价体系单一

当前乡村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还容易导致应试教育的倾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家校合作不足

乡村地区家长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不够。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导致语文教学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突破策略

1. 更新教育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要推进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更新教育观念。这不仅要求教师们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思维,更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重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初中人教版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如《背影》中对亲情的细腻描绘,《春》中对自然美景的生动刻画,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素材。

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邀请教育专家进行讲座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字词句,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家校合作,共同营造全社会关注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

2.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从匮乏到丰富的跨越

乡村中学普遍面临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加大对乡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图书资源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要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初中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备了精美的插图和音频资料,这些都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资源。

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视野。通过引入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改革教学方法: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针对乡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在乡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教授初中人教版教材中的《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模拟济南冬天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在教授《论语》选读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孔子的思想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授《藤野先生》时,可以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鲁迅先生的留学经历和思想变化,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薄弱到强大的提升

乡村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加强乡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讨、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稳定乡村语文教师队伍。

在初中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鉴赏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在教授现代文时,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完善评价体系: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全面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和方法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

例如,在课堂表现评价方面,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在作业评价方面,可以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评价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实践活动,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6. 加强家校合作:从分离到协同的推进

家校合作是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通过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形成语文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讲座、文学比赛等,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渠道和视野。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家校合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7.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从传统到现代的融合

乡村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民间智慧,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通过结合乡村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在教授初中人教版教材中的《社戏》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当地的戏曲表演,了解戏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在教授《端午的鸭蛋》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端午节习俗和鸭蛋文化;在教授《故乡》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故事和传说。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乡村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家校合作以及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逐步突破乡村中学语文教学教改的困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未来,我们期待乡村中学语文教学能够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亚新.新课标背景下乡村初中语文教研教学新思考[J].  2023(2):106-108.

[2] 魏培峰.新课改下乡村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语文课内外, 2021(8):39-39.

[3] 姬楠.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6):1.

[4] 王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9):176-1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