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摘要
关键词
地方文化资源;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赣美版教材
正文
一、地方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意义
1. 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地方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艺术内涵。通过学习和体验地方文化资源,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自己所处的地方文化,从而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例如,江西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赣美版教材通过大量的红色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地方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为美术课堂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和题材。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感知和创作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元素。例如,在介绍中国画时,结合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感受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从而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民间绘画、剪纸、陶艺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在美术教学中注重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传统艺术技法,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通过传统艺术形态的改编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手工制作教学中,结合江西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引导学生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如编织、泥塑等,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等待着美术教师去开启和探索。为了切实地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挖掘与调研。这其中包括对当地民俗风情的细致了解,对传统手工艺的潜心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等特色文化的全面考察。通过广泛地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以及实物样品等,能够为美术教学提供极为丰富的素材和充实的内容。以赣美版教材为例,在介绍中国民间艺术时,教材深入挖掘了江西地区的民间文化资源,成功地引入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教师再根据本地的实际,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剪纸工作坊进行实地参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得以深入了解剪纸艺术的悠久历史以及精湛技法。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尝试剪纸。通过这样的亲身实践,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剪纸作品。这一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认同感。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教师与教材联动,成功地为美术课堂提供了真实可触、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学生们在亲身感受这些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对美术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无疑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无限想象力,进而显著提升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开展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
实地考察与体验活动在学生认知地方文化以及体悟艺术魅力方面,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极为高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各类场所进行参观,诸如艺术展览、手工艺工作坊以及富有历史底蕴的名胜古迹等。以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亲身体验,深刻地感受地方文化所独具的魅力。当涉及介绍中国传统建筑时,充分地将江西地区丰富的古建筑资源加以融合。组织学生前往当地著名的古建筑群进行实地考察,像闻名遐迩的庐山古建筑群以及历史悠久的滕王阁等地。在实地考察的进程中,学生们不但能够深入地知悉古建筑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了解其丰富的文化背景,还能够近距离地亲身感受建筑艺术所散发的巨大魅力。教师在学生参观的过程中,应当用心地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建筑的构造以及精美的装饰。并且组织学生开展写生和创作活动,从而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紧密地关联起来。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取直观的艺术感受,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地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教学方式有着诸多显著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拓展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艺术瑰宝。另一方面,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学生在实地考察中,通过亲身观察和实践,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同时,在欣赏古建筑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眼光,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
将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乃是实现地方文化资源有效利用的核心要点。教师可以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充实教材的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文化背景。以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为例,巧妙地把本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入其中,引入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水画创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的山水美景,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在写生的过程中,教师紧密结合教材中的绘画技法,认真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创作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为美术课堂提供了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影响。首先,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触到熟悉的地方文化资源时,会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其次,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学生在融合了地方文化资源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将地方特色融入到作品中,提升艺术表现力。
(四)进行地方特色创作
鼓励学生以地方文化资源为题材进行绘画、手工制作和创作,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地方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作品中,大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以手工制作教学为例,赣美版教材结合了江西地区的民间手工艺资源,引导学生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在陶艺教学中,教师紧密结合江西的陶瓷文化,引导学生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作品。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了陶艺的基本技法,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作品。这一过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认同感。通过进行地方特色创作,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切实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显著提升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极大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美术知识,有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江西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间艺术作品等丰富资源。例如,在介绍江西的民间绘画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欣赏和深入讨论。同时,教师还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发布相关的美术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美术课堂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切实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六)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美术教学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应当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习进展,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美术教学中高度注重家校合作,通过组织亲子绘画比赛、家庭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美术学习。例如,在亲子绘画比赛中,教师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创作一幅具有地方特色的绘画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还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家校合作,赣美版教材为美术课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增强了家长对孩子美术学习的支持和关注,为学生的艺术成长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结论
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实地考察和体验活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进行地方特色创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互动以及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等策略,可以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美琛•乡土资源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01):138-139.
[2]高贤.地方资源进课堂之秸秆变形记:张屹名师工作室“融合传统文化美术教育”主题研究系列•课程教育研究,2019(31):213-214.
[3]杨为京•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地方文化资源[J].学周刊,2020(23):161-162.
[4]陈芸芳.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路探究:以福建省为例[J].学周刊,2021(3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