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为源,书写精彩——例谈小学高段语文生活化写作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世年

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富林小学 335514

摘要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写作成为了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迁移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展开更高质量的写作教学活动。其中生活化教学成为了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立足于生活、感悟生活、融通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展开写作,为他们高质量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基于此点,对生活化写作进行了探究与分析,目的是要让学生以生活为源,书写精彩。


关键词

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生活化写作

正文

    写作教学存在的目的是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工具,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小学高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化写作教学,要能够以生活为依托,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汲取生活的力量,写出富有生机的文章,展现他们的生活感悟能力与写作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观察生活,获取写作素材

生活处处皆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生活化写作的时候,应该引领学生仔细观察现实生活,让他们从生活中获取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激发自身的写作灵感。帮助学生在多元化的观察与感悟中体会到世间万事万物和人情世故,从而为自身的语文写作积累更为丰富的素材。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父爱之舟》时,其中就涉及到了以“父亲”为主题的写作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富有情感、富有特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父亲一整天生活的情感变化或者观察父亲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等等。从这些生活化的事件观察着手感受到父爱的平凡与伟大,以此就能够让学生在展开以父爱为主题的语文写作时,将自己对父亲的爱带入到文本中,让整个文章充满情感、充满色彩。再比如,教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时,便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去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看到的园子的经验,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走到乡下,观察乡下的各种各样园子,与课文中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出有关于生活化的丰富经验与感悟。以此为基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次有关于“园子之旅”的作文,将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景色一一描写,凸显他们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所展开的写作内容才更为丰富,情感才更为浓厚,有利于达成学生的高质量写作。

二、感悟生活,增加写作深度

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但是这些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都是对事物进行简单地描述,使得整个文章内容缺乏深度与广度,难以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收获体现在文章内容中,增加写作的深度与广度,赋予文章该有的灵魂,这样写出来的内容才更为真实。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写作教学“家乡的风俗”中,就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活感悟。教师先要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比如闹花灯、扭秧歌、吃粽子、拜年、包饺子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比较熟悉的一种风俗来展开描述。比如“闹花灯”这一风俗就可以从花灯的样子、种类、人们的表现、闹花灯的传说等方面着手展开论述。“拜年”就要针对于拜年时的动作、神态、说哪些话、长辈的表现、心情等方面着手展开论述。“包饺子”就是针对于怎么擀皮、怎么做馅儿、怎么包饺子、怎么煮饺子、吃饺子的情景等方面着手展开论述。教师要让学生在论述的过程中大胆地表述,体现自己对这些习俗的感悟与思考。以此为基础,学生写出来的文本内容才更加真实,更加富有情感,也能够体现学生对这一风俗习惯的综合性认知。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生活化写作时,要能够让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现实生活经验展开多元化的表述,促使他们在表述过程中展现自身的独特思考,这样所展开的写作内容才更为丰富,彰显学生的学科核心思维。

三、融通生活,发挥写作想象

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写作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融通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写作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更为具体且全面地理解生活事物及现象本质,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思考。让学生能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着手认知生活的本质,激活他们的思维认知。由此,学生便能够获得更为丰富且多元的学习感悟。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写作教学《——即景》中,就需要学生明确具体的写作内容,确定写作的方位与顺序,突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并且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情有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选取自己想要描写的内容。“即”也就是当下、即刻。“景”也就是景物、情景、动景等等。教师在让学生确定了所要描写的景物之后,让他们通过定点观察的方式,及时捕捉并记录这些景物,关注景物的动态变化。按照适当的顺序,有序地描写这些景物。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学生表述自身的看法。比如,可以让学生结合当下的景物,回顾以往的景物,分析其中发生的变化,展开自己对生活中情景变化的思考,顺利地导入“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这样便让语文写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融会贯通,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调动,写出更为丰富的文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应该注重创新。要能够实现生活化写作,活用生活资源,给予学生无限的灵感。让学生能够依托自身的生活经验,展开多元化的创作,拓展自身的写作视野与思维。对此,教师可以从观察生活,获取写作素材、感悟生活,增加写作深度、融通生活,发挥写作想象等方面着手,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书写生活,写出更加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朱文雯.生活处处可作文——例谈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生活化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23(05):154-156.

[2]陈谐.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3(01):73-7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