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思维品质,发展阅读素养——指向能力到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易建峡

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224000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与素养并重的综合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表层阅读逐渐走向深度阅读,从知识能力走向阅读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发展阅读素养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之后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正文

前言: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重内容轻思维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近年来,教育界倡导以学生能力和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这就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种背景下,阅读不仅是一项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关键途径。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知识培养有效地转向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师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一、发展阅读素养的重要价值

(一)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到,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意义,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之后无法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就是当前初中阅读教学缺乏真实性,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英语不一致。而在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在相对完整且真实的语境下理解、接触和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这就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用分离的情况,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1]

(二)深度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英语阅读教学需要从学生能力的培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的阅读教学观念,注重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对文章主题意义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带着批判性思维进行学习。而阅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中隐含信息进行分析、讨论,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教师在阅读素养培养过程中,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帮助学生解决What I need to learn”“How I can learn”“Why I need to learn”“Where I can learn”的过程中,持续推进他们的阅读进程,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感与成就感。

(三)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文化和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技能、知识和策略,结合实际主题解决真实问题,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引导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结合自身所学解决问题。而这里指的问题不仅包含语言方面的问题,还要借助具体的文章,通过对文章结构和句子进行分析,提升学生收集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基于具体问题完成真实的任务,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初中英语阅读素养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以及调查对象

为了提升教学对策的适用性,需要再制定教学策略之前对当前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便找到问题所在,因此在多种研究方式中选择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作者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程度、学生英语阅读习惯以及思维意识评估,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为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策略。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本校各个年级的初中生,不同学段中抽取一个班级,每个班级大约40名同学,一共选择了3个班级,总人数为121人,其中七年级为39人,九年级为41人,八年级为40人。

(二)调查过程

1.调查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英语阅读习惯(4道题目)、英语阅读的教学评价情况(3道题目)、学生阅读成绩评估(5道题目),共12道题目,问题均为单选题,这样可以尽可能缩短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用,方便学生在思考之后快速完成试卷。同时,为了确保问卷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

2.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发放的时间定在课间休息的15分钟,在问卷回收过程共收回121份试卷,有效问卷数119份。

3.调查问卷分析。本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针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调查(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其中56%的学生在日常课余时间有阅读的习惯,并且认为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较强,有43%的学生认为阅读水平较低,并且不会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认为英语阅读较难,并且对于自己的英语成绩提高不明显。而通过对认为自己英语阅读水平低的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回答成绩不好的原因时有33%的学生认为英语阅读材料的深层含义无法理解,有28%的学生认为阅读过程中陌生字词较多,无法对文章的整体意思进行充分理解。

1 学生阅读习惯调查表


课余时间经常阅读

偶尔进行英语阅读

从不进行英语阅读

七年级

13

9

17

八年级

14

8

18

九年级

20

3

17

 

针对学生英语文章的理解程度分析过程中(调查结果如表2),发现61%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做到对文章的意思基本了解,20%的学生能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而有19%的学生符合当前学段的英语文章无法进行有效阅读。通过分析数据可知,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还处于粗浅的理解状态,无法通过英语阅读对文章想表达的思想进行全面理解。

2 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对文章能够全面解读

大致了解文章意思

无法对文章进行理解

七年级

8

23

8

八年级

7

24

9

九年级

9

26

6

针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调查过程中(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发现有50%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对文本信息进行简单的解析,无法有效构建语篇信息,而只有29%的学生能够理清文章中的时间关系、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剩余学生对于文章并不能进行全面理解,因此也无法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判断。

3 对学生思维意识的调查


可以对文本信息的简单解析

对文章信息逻辑关系能够有效梳理

无法对文章进行理解

七年级

23

8

8

八年级

24

7

9

九年级

13

22

6

 

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树立正确阅读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注意力都投入到学生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而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以便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相关需要,明确英语阅读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深入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正确的开展阅读行动。其次,学生也需要意识到英语阅读并不是教师硬性下发的任务,而是有效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的方法,这种能力会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对其今后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成功人士通过阅读获得启发和智慧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个人成长和成就的影响。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阅读目标。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读物,并教给他们有效的阅读策略,如略读、精读、猜测生词意思等技能。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反思并总结阅读内容,形成个人的阅读档案。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信息整合能力[2]

(二)通过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拥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对文章大致意思有基本的了解,但是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学习,以便让学生在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仅关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很难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许多学生对于英语阅读还处于浅层学习状态,并不能做到知其道、尽其用。所以,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树立构建主义学习观,帮助学生开展深层次学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3]

以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3Online tours》教学为例,在本节课中,教材中文章的主题主要是关于在线旅游的话题,这类话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的标题为“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主要内容包含对纽约景点的介绍以及旅游网站的使用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牢牢把握旅游景点的说明文特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在教学导入阶段,我为学生构建了学习图表支架(如图1),引导学生填写有关中央公园的信息内容,以此对文章中表达的信息进行整理。在学生整理之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课件中的图片与视频,对新单词lawnseveral等进行教学,并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对单词内涵进行理解,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新单词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对文章大意了解之后,我通过为学生提供音乐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 过程中对视频中人物的表演、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进行查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异域风土人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在教师的推动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并学会新单词的实际应用。

 

1 学习图表支架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高阶思维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需要意识到对学生思维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借助阅读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结构化、开放化以及内动处理机制的思维内核。具体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文章解码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学生仅仅出于对文本信息进行碎片化加工的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语篇信息,对文章中文本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梳理,以便学生通过不同的关系逻辑对文章进行概况,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教师还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和认知水平,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需要核心问题开展教学,并注重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沉学习[4]

比如在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下册Unit 2Great People》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需要通过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为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进行学习。其中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文章主要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进行了介绍。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以一个讨论任务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任务如下:尼尔·阿姆斯特朗 (Neil Armstrong):一个可以将他对他的终身事业感兴趣并取得成就了不起的成就。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讨论以小组形式,勇敢地分享你的想法,并且思考一下问题: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如果你要选一个偶像,你会选择尼尔·阿姆斯特朗,还是像他这样的人?请大家勇敢地提出你的想法。通过“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学生能够在问题的指引下对文章中的情感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而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提出见解,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情感继续出发,进行个性化阅读。

(四)通过主题探究彰显育人价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想要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要从单元整体出发,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整体解读,引导学生进行连续的、有目的、有方向的阅读。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文章晦涩难懂,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从教材文本的主题出发,注重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以整体的方式对文字背后的含义进行挖掘[5]

比如在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Best friends》教学过程中,该单元教学过程中教材属于记叙文范畴,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关系的介绍,讲述人际关系。在本单元中有三篇课文组成,教材主题均以朋友入手,描写了对友谊的人事以及对最好朋友的描述。在文章中虽然三个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有所不同,但是人物之间的友谊确实十分真挚的。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个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问题1:请大家通过阅读分析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问题2:作者如何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朋友都很好?学生在完成讨论任务的过程中,会通过对朋友含义的思考开展阅读,并对文章背后的含义进行深入解读。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各个小组对文章中关键字词进行标注,帮助学生通过对关键字句的深入解读理解文章含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从语言表达、情感方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综合性理解,而教师则需要在学生讨论之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性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更加明确地体会到文章主题,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五)注重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多元评价

在阅读教学完毕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样才能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有效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首先,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而不仅仅看最终结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表现以及阅读笔记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考、疑问以及共鸣之处,通过阅读日志等方式,将阅读体验和分析过程记录下来[6]。这不仅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其次,有效的评价不仅来源于教师的反馈,还包括学生自身的反思和同伴的视角。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可以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可以提供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自我反思,并设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同样地,同伴互评作为一种协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获得反馈。在互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锻炼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教师也可以将家长评价融入的阅读评价中,在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家长作为学生的主要教育者,可以让家长通过对学生学习时的观察,对其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教师则需要积极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还可以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通过多元化阅读评价,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良性循环,进而有效巩固其英语阅读素养[7]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思维能力以及对文章理解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由于自身基础较差,阅读时无法对文章进行全面理解,也没有形成阅读思维。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英语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引领更多教育者参与到素养导向教学的探索中。

参考文献:

[1]曹智敏. 提升思维品质,发展阅读素养 ——从能力到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 新课程导学,2022(25):85-87.

[2]杨新华.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读思言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 考试周刊,2022(31):101-104.

[3]韩丹妮. 例谈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J]. 英语教师,2022,22(12):61-66.

[4]林映映. 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4I主题拓展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 英语教师,2024,24(13):29-34.

[5]陈蕾. 核心素养视角下跨学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 英语教师,2024,24(18):129-131.

[6]蔡李娜. 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8):56-59.

[7]牛利娟.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步骤[J]. 英语教师,2024,24(1):123-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