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外阅读实践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文娟

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中心小学 335500

摘要

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操作。要能够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连接,丰富并优化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独立思考,展开自主学习,增强综合能力,打造精品化的课外阅读模式,借此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基于此点,对“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外阅读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与论述。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外阅读;实践策略

正文

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地推进教学改革,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地展开课外阅读,既可以给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空间,也能够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创作能力,推动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立足于“双减”的政策背景,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成学生的高质量阅读。

一、专注情境创设

“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外阅读时,应该专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以较为丰富的情景为依托,引领学生完成较高质量的阅读实践操作,丰富他们的课外实践探究活动,激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让他们能够在更为丰富、真实且多元的情境下,展开课外阅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就应该明白整个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受到尽职尽责、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等思想的熏陶与感染。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深刻领悟作者取名“金色的鱼钩”这句话的深层意义。在引导学生读完了整篇课文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展开课后阅读,为学生设计“英雄”的课后阅读主题,营造一种重走长征之路的阅读情境。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丰碑》、《七根火柴》等相关文本的片段,通过默读、浏览、批注的方式完成故事的阅读。同时,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并感知英雄的形象。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展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特征,让他们获得对文章中英雄人物形象的深层剖析,实现有意义的课后阅读。让他们的课后学习活动更为丰富、多彩,这样便也能推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重视技巧指导

“双减”的政策背景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实践操作的时候,还应该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要能够让学生以较为科学的方法去实施阅读实践操作,让他们的阅读学习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体现高质量课外阅读的过程。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实施《鲁滨逊漂流记》的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就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在给学生介绍了整本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之后,就可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方法一:观看封面,了解写作的大致背景;

方法二:欣赏插图,加深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

方法三:细致阅读序言,明确整个作品的价值;

方法四:仔细阅读目录,猜测故事中的大致情节;

方法五:品读精彩的目录,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基本形象;

方法六:圈画关键词,做好阅读批注。

如上,教师结合具体的整本书阅读内容,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课外阅读更加具有针对性,让他们的阅读活动更为高效。学生在完成了整本书阅读之后,也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阅读方法,归纳记录。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总结出来的阅读技巧经验展开深层次地分析与探究,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对比,找到整本书课外阅读的最优方法。这样便能够引领学生在后续的课外阅读中继续使用这种方法,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彰显他们的学科核心思维。以这种方式展开的课外阅读,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归纳概括素养,达成了他们的高质量课外阅读实践操作。

三、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在展开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为了体现高效、系统、科学,就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让他们一边阅读、一边理解,展现自身的感悟与思考。因此,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较为科学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表达中予以更多的关注,做好归纳与总结。并且能够在完成了阅读之后,以积累出来的良好素材完成写作实践,成功地从阅读过渡到写作,实现读与写的有机融合,这样便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课后阅读效果。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就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舒乙的《北京的春节》、冰心的《童年的春节》等两篇文章,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家笔下不同的春节,让他们从中得出三篇文章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梳理出文本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他们能够从三篇文本中梳理得出作者在写春节的时候都是从“物”、“味”、“人”等三方着手。通过美食的诱惑、热闹的气氛及人们的重视来写春节。这样便也让学生明白了写特定习俗的方法与模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通过描写自己熟悉的传统习俗或者春节来展现自身的阅读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到的素材,体现他们对独特传统习俗的理解与认知,达成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彰显课外阅读的效果与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外阅读时,应该体现高效性。对此,教师就应该结合课内阅读内容,积极地拓展并延伸课外阅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方法指导及读写结合的方式,完善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激活他们的阅读思维,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以此为基础,学生便能够实现更为高效的阅读学习实践,达成了他们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芬雪.“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减”与“增”的协调探析——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J].教师,2022(25):42-44.

[2]郭燕梅.“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外阅读的构建策略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3):41-4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