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寻
摘要
关键词
高阶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寻
正文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不仅仅是学生知识学习及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更是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经历分析、创作与综合的过程,让他们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发展关键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就应该专注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引领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去探究、去思考、去辨析、去比较、去研究,由此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推动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一、以疑导学,提升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以疑问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实践操作,引领他们深入探究有价值的问题。以思辨的眼光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层解读,借此达成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综合思考,彰显高阶思维的生成过程。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田忌赛马》这一篇课文时,就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读完整篇课文,你觉得可以用哪个字来体现文章的核心呢?
2.围绕着这一核心词,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如上,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两个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十分具有导向性,它能够让学生在细致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度理解、深度感悟、深度探究,整合课文的信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层面与结构出发,思考问题,寻找最终的答案。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启发他们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这样一来,既突破了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为灵活,让他们在后续的阅读中思考得更加全面和具体,由此也达成了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二、以学启思,展开多元对比
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应该引领学生展开多元化的阅读学习活动,激发他们更为多元的思考,发展他们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与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元对比,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彰显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与发展过程。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展开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展开多元化的思考与感悟,形成对阅读内容的深度思考。所以教师可以引入《七根火柴》这一文本,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找寻故事背后的想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画故事情节梯”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关键性的词语概括出整个故事的开始、经过与结果。在让学生完成了《金色的鱼钩》主要内容的分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度思考“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并且能够明白金色的鱼钩在整篇课文中起到的线索作用;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比两个故事的情节梯,发现相同的地方。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两个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比如两篇文章都主要集中于长征途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灾难性的天气或者是敌我悬殊的战役,战友之间是互相帮助的。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忘党的责任,并且结局都是相似的,都做出了牺牲。最后让学生立足于相同的地方,找寻不同的地方,看到两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创作,让他们根据自身阅读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悟,尝试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想法一一展现出来。以这样的方式,便能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身的思维与思考,契合他们的个性化思维,促使他们在多元对比中深化感悟与体会,找到故事的转折、主角与配角、高潮及相关事物的象征意义等等。综合思考这些事物在文本中的价值与作用,以此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感悟用法,释放思维潜能
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高阶思维的培养实施阅读教学时,还应该专注于学生对写作手法的感悟,要能够让他们在文本的细致阅读中释放自身的思维潜能,帮助学生立足于文本展开多元化的思考。以阅读促进自身的理解、分析、比较、归纳与总结,引领他们主动探究,深入地理解文本语言,以此实现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
在部编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教师在教学《母鸡》这篇课文时,就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地分析课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比如,作者在开头的时候就指出了“我一向讨厌母鸡”。随后用了前半部分的笔墨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后面却通过展现具体的案例来表达母鸡作为一名母亲的伟大。这种欲杨先抑的手法便十分富有特色,能够在文章开始阶段就吸引读者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分析这种写作手法,尝试展开多元化的解答,展现自身对不同写法的感悟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猫》这篇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这一篇课文是典型的总分结构,作者运用总分结构,从不同的视角着手,描写了猫的性格特点,也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能够感悟作者写法的不同。虽然写法不同,但是都能够表达作者对所描写之物的喜爱之情。教师指导学生感悟这一写作手法,便能够让他们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能够立足于作者架构语篇的模式继续思考,分析作者使用这种手法的缘由,让他们的思维朝着深处延展,达成高阶思维的培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就应该专注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新并优化课程教学活动。触类旁通、掌握分析、综合评价,实现学生的整体均衡发展。以此为基础,整个阅读教学活动将更为科学且有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催生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志升. 排闼·整合·审鉴·衍生——摭谈中高段深度阅读视域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社会发展——跨越时空 经济基础论文集(一).社会发展——跨越时空 经济基础论文集(一),2023:686-696.DOI:10.26914/c.cnkihy.2023.006424.
[2]陈建亭.问题链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为例[J].甘肃教育,2023(04):85-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