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林思凡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上海市 邮编200065)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田径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初中田径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传统、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文章基于新课改理念,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三个维度,探索了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的策略,以期为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探索

正文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都面临重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脚步亟需加快。田径运动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肩负重要使命新形势下如何立足育人为本加强体育课程育人功能优化田径教学内容创新田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时代命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田径教学不仅增强学生的基础素质,还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新课改强调健康教育,倡导每日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享受锻炼乐趣,增强体质,田径教学应创新内容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教学应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方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田径教学应融合德育、美育、劳育,提升综合素质[1]

二、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当前不少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项目单一、形式呆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校田径教学仅限于短跑、跳远、实心球等几个基础项目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些项目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但由于动作重复性强练习方式机械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不少教师在田径教学中过于强调竞技性和技能性而忽视了趣味性和娱乐性为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目标教师往往采用大量的力量性练习缺乏游戏情境和趣味元素的融入课堂氛围严肃沉闷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学生容易对单调乏味的田径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传统学生参与度不高

当前初中田径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沿用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纠错矫正三部曲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为中心、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动作要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照本宣科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交流和自主探索的机会课堂参与度不高同时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队列练习、分组轮换等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策略造成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2]

(三)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在当前的初中田径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学校仍延续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方式通过期末考试、单项达标测试等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终结性评定评价方式以结果为导向、以分数论英雄忽视了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难以全面、客观地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内容过于注重竞技性指标如短跑用时、跳远距离等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步的幅度、创新的能力等往往关注不够造成学生重分数、轻能力的功利化倾向。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开展跨学科教学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田径教学要立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开展跨学科教学如在跳远教学中融入物理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影响跳远距离的因素起跳角度、腾空姿势等理解动能转化为势能的物理学原理在跨栏教学中渗透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计算栏架间距、步频与步长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科融合学生不仅掌握了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还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老师可以“体育素质提升与运动处方”大单元教学中先通过多媒体演示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训练的特点接着组织学生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等项目的成绩并填写体质健康档案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训练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在期末进行成绩对比总结训练效果并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掌握了制定运动处方的方法提高了自主锻炼的能力

()设计大单元教学促进知行合一

传统的田径教学往往以单项技术为导向忽视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培养新课改背景下要推行大单元教学突出育人导向如设计“体育素质提升与运动处方”大单元通过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系列课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原理和方法学会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开展“奥林匹克精神与田径文化”大单元活动组织学生了解奥运历史、参观田径博物馆学习优秀田径运动员事迹在身体力行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大单元教学聚焦学生的终身发展促进知识、能力、品格的融合培养

例如老师可以“奥林匹克精神与田径文化”大单元中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分组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精神等并制作PPT进行展示随后组织学生参观奥运冠军事迹馆聆听冠军报告会学习他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学生还自编自导了一场以“更快、更高、更强”为主题的田径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大单元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了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互动

打破常规的“划一练习”模式采取异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组内成员开展讨论交流、分享切磋互帮互学“教学做”合一中达成共同进步在三级跳远教学中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裁判、示范者和学习者角色裁判负责动作规范性的判定示范者进行动作展示引导组员讨论并纠正错误动作学习者积极参与练习通过角色互换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得以强化

例如老师可以在三级跳远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异质小组每组配备1名裁判长、2名教练员和3名运动员裁判长负责宣读比赛规则记录成绩教练员通过观摩优秀运动员的示范动作总结动作要领指导运动员练习运动员积极参与训练相互帮助小组成员定期轮换角色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不同角色通过小组内讨论、协作、反思学生掌握了三级跳远的动作技巧形成了默契的团队精神

()广泛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观看田径比赛的精彩视频思考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秘诀组织开展“小小教练员”活动鼓励学生担任教练员分析示范动作要领指导其他同学练习在体验中感悟教与学的乐趣创设情境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难度递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理选择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学习目标循序渐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老师可以在跨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授背越式跨栏动作后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其他跨栏动作如侧身跨栏、曲腿跨栏等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助跑步数、起跨点和栏架高度总结更适合自己的跨栏技术学生通过探究找到了多种跨越障碍的方法发现了自身潜能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田径教学评价要树立多元化评价理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突出增值性构建以“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评价作用加强平时过程性评价将学习态度、课堂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其参加田径社团或校队进行专项训练并纳入学业评价对于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大的学生从进步幅度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体验突破自我的成就感

例如老师可以构建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他在学期初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商定评价指标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学期中通过运动数据管理软件记录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形成阶段性评估报告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开展“我的运动日记”活动引导学生记录每日运动项目、运动时间、感受体会等培养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意识期末举办“我的运动进步秀”,学生展示一学期在田径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悟教师和家长给予点评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多元评价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田径教学注入新活力,推动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田径课程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升运动能力、陶冶情操。面对新课改要求,体育教育者应革新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体验中收获成长。教学评价需关注个体差异,支持多元发展,让学生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1] 罗伟铭.新课改下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诗意探寻[J].  2024(5):728-730.

[2] 马东海.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田径训练教学实践[J].新体育(下半月), 2024(2):74-76.

[3] 杨帆.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越野世界, 2023, 18:67-69.

[4]  旦增罗布.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36):0088-00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