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创新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莉萍

靖边县第四中学 718500

摘要

近几年,随着教材的改革创新,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只浅显的积累文言文字词、背诵文言文内容,而是要深入分析文言文的内涵,接受文言文的熏陶,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文言文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以及学习能力提升都提出了更高阶的要求。因此,在教材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教师要关注文言文教学要求的创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培养,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研究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研究背景,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教学创新模式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对文言文思维导图教学的价值意义分析,探讨思维导图的作用优势,并以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教学为例,展开了思维导图文言文教学实践创新设计,以期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实践。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

正文


一、引言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的载体,也是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文言文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但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背诵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鉴赏能力、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涉猎较少,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再加之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就晦涩难懂,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文言文教学的创新,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质量。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可以通过图形来体现对文本的理解和学习,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表达出来,让学生更轻松的记忆相关知识点,因此,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成为文言文教学课堂的一种创新工具,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文言文思维导图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归纳知识点,让知识结构化

文言文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知识碎片化,而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文言文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将文章中的信息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和类别,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脉络。这种结构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主旨[2]。另外,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图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通过联想和推理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对文言文的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这种过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整理记忆点,让记忆图像化

思维导图利用色彩、图形、线条等视觉元素,将抽象的文言文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符合人脑对信息的处理习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学生在看到这些图像时,能够迅速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从而实现快速记忆[3]。另外,思维导图中的每个节点都可能触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例如,一个词汇可以联想到它的同义词、反义词、例句或相关故事;一个句式可以联想到它的用法、变形或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联想式的记忆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加牢固的记忆网络。

三、文言文思维导图教学的实践创新对策——以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教学为例

(一)学情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是一篇以议论论述为主的“议论文言文”。传达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对文言文的字词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文言文学习的探究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灌输式的教学,对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而是要从学生的情感教育中出发,培养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的学习和理解,传达出文言文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激发出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关键,核心素养下《鱼我所欲也》文章教学目标总结如下:

1、了解孟子的生平以及基本的思想主张,能独立梳理文本文意,理解文本内容。

2、理解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以及举例论证等论证方式,体会本文的论证语言特色,学习本文的论证语言方法。

3、感悟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审视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理解“本心”的当代意义。

(三)教学设计

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补充教学背景,并梳理学习知识,开展学习探究,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思维导图,补充学习背景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文章学习背景的思维导图预习单,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预习单完成对相关背景的梳理和认识。示例如下图1所示:

 

1 《鱼我所欲也》思维导图预习单示例

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师给出的思维导图预习单,学生能够系统的梳理文本内容,梳理有关文本的学习背景,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记忆,同时便于学生将思维延伸拓展。

2)思维导图,整理学习知识

文言文学习,难点之一在于字词、翻译的学习,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对翻译和字词进行教学,在翻译字词的教学中,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将类似的字词和不同字词的特征整合在一起,明确的认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翻译问题,可以让学生将过往学习的文言文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文言文学习的框架,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示例如下图2所示:

 

2 《鱼我所欲也》文字知识点整合示例

经过图2的教学知识点整合,学生可以更好的强化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学习能力,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完善文章知识点的整合,或者过往的文言文学习知识拓展思维导图,将过去的学习知识与当下的学习知识整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印象和理解,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文字翻译教学,效率会更高。

3)思维导图,开展学习探究

除了背景的补充以及文字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核心素养还要求教师对文言文的内涵以及文言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学习探究。在《鱼我所欲也》的教学中,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观点,联合思维导图,开展探究学习。教学思路见下图3

 

《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开展论证的?论证方式有哪些?结论是什么?

3 《鱼我所欲也》思维导图探究学习教学思路

借助图3的思路流程图,教师可以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梳理问题的方式,一步一步完善思维导图的制作,最终对整体学习进行把握,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除了借助思维导图对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分析论证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所面对的外界诱惑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怎么理解舍生取义呢?”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制作思维导图,来分析该论点,提出相关的论据,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讨论会,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讨论学习,交流观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图像思维方式,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比较晦涩难懂,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外显,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学习中,积极梳理课堂中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建立文言文知识学习框架,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思维导图应用于文言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凡美.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3.

[2]赵宁.思维导图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塔里木大学,2024.

[3]李延莉.谈谈思维导图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8):25-26.

 

作者简介:王莉萍 1983.04.06  陕西靖边 汉族 本科 一级教师 靖边县第四中学 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