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与优化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优化策略
正文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高质量课堂,注重语文作业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语文作业作为巩固语文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作业不仅要满足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价值。然而目前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主要是采取理论类型的作业,作业量大、学生兴趣不高,作业完成态度敷衍,不利于学生巩固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树立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遵循多样化、实践性、主体性等设计原则,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合理优化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灵活性,为学生给予多样化的作业选择,更好地提高作业完成效果,推动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的重要性
新课标教育理念的落实,强调语文教育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对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也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设计多样性的语文作业,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升语文作业的实效性、促进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首先,多样性的语文作业更加符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能够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其次,多样化作业设计注重从内容、形式、质量、数量等方面对作业进行优化,避免了作业量多重复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作业内容,更好地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作业多样化设计也有助于促进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方针,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多样化作业充分彰显了语文作业的价值,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教育的有效性,促进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与优化策略
(一)设计探究型作业
传统的语文作业常常是理论类型的,导致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受到了限制,在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中,应当设计探究型的作业内容,结合开放性的语文知识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增强学生的思考欲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学生在探究型作业的完成中,基于自身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围绕语文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学习框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3]。
例如在《愚公移山》的学习中,在学习中学生体会到了愚公自强不息、不怕困难的精神品质,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设计了探究性的作业内容:一是让学生用笔画出《愚公移山》的场景;二是体会《愚公移山》的哲理,理解文言文内容,探究故事道理,写出学习《愚公移山》的收获。三是选择《夸父逐日》《掩耳盗铃》《女娲造人》等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写出读后感。通过探究型的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对寓言故事的探究,明白人生道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阶思维能力等。
(二)设计生活化作业
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也较为密切,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应当结合生活化的内容开展作业设计,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结合实践体验,确保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生活化作业以生活元素为核心,丰富作业形式的同时,也实现了作业内容的创新,更好地拓展学生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4]。在生活化作业的完成中,不仅引导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
例如在《背影》的学习中,学生感受了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体会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能力,在作业设计中以“亲情”为话题设计写作内容。在作文中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为父母做一件小事,例如做饭、洗脚、游玩等,结合生活感受在写作中真情实感地流露对父母的情感,将文章的情感价值得到升华。在生活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通过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人物描写等语文知识,在文章中体会父母的恩情,树立正确的亲情价值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设计层次化作业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传统的作业没有体现层次化的设计原理,也难以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需要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根据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语文能力情况,设计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优化语文作业形式与内容,更好地发挥语文作业的完成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作业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6]。
在《社戏》的教学中,根据语文知识能力情况,设计层次化作业内容,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一是基础知识题,分别设置识字与拼音、课文梳理等作业内容。二是能力提升题,请你阅读文章,说一说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是知识与拓展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梳理社戏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事件内容,构建思维导图,阅读文章的内容,撰写读后感,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通过层次化的作业设计,提高语文知识学习的深度,学生结合自身能力选择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个性化,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质量、数量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构建高质量课堂,也要注重语文作业的多样化设计,更好地推动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应当通过设计探究型作业、生活化作业、层次化作业等多种形式,遵循作业设计理念,丰富语文作业的内容,优化语文作业的多样性,确保语文作业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作业完成效果,发挥作业价值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光福.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样态[J].甘肃教育研究,2024,(08):120-123.
[2]卜庆振,陈迪.“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江西教育,2024,(18):54-56.
[3]郭蕾.“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语文世界,2024,(15):88-89.
[4]冯建平.“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语文世界,2024,(08):78-79.
[5]胡玮昊.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优化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36):33-35.
[6]孟令琴.“双减”视域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3,(09):28-30.
作者简介:王莉萍 1983.04.06 女 陕西靖边 汉族 本科 一级教师 靖边县第四中学 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