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教育资源开发视角下的幼儿园博物馆创建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博物教育;资源开发;幼儿教育;幼儿园博物馆
正文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基于博物教育资源的乡村幼儿园儿童博物馆的创建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30003
在现代幼儿的教育当中逐渐开始重视博物教育资源,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着手创建幼儿园博物馆,这是一个能为幼儿感知、欣赏和探索自然界、社会生活、文化知识以及科学技术而提供的物品呈现和操作实践的有效场所。在这个场域当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所以探寻幼儿园博物馆,充分利用博物教育资源,努力利用幼儿园的一切空间和资源,为幼儿的成长做好服务。
一、博物教育资源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所谓的博物教育资源主要是围绕着实物展示以及互动体验为主,有着直观、有趣和启发性强三个主要特点。不但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而且也和幼儿教育一直强调的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和游戏化学习不谋而合[1]。幼儿在博物馆的展示品与活动当中能进行轻松愉悦的学习和探索,对科学、历史与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未来实现综合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博物教育资源应用到幼儿教育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应当积极推进,优化幼儿博物馆的构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
二、幼儿园博物馆创建的原则
幼儿园博物馆的创建对于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发展而言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具体到创建工作的执行上,需要注意的是博物馆的创建并非随意的陈列,而是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原则,方便其资源在幼儿教育和发展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安全性
幼儿园博物馆毕竟和普遍意义上的博物馆存在不同,主要面向的是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所以幼儿园要注意设计博物馆要严格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安全性,要保证其展品和活动区域对幼儿是安全无害的。在展品的选择上,幼儿园和教师应当做好多方面的考量,选择无毒、无尖锐边角、材料环保且具备教育意义的物品。同时在活动区域和实践设施上,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标准执行,同时定期养护,保证幼儿的使用安全。
(二)适宜性
虽然是幼儿园博物馆,但是毕竟面向的对象是幼儿,所以教师在选择展品或者是策划活动的时候应当注意符合幼儿的实际年龄和认知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证展品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生动愉悦的环境中,迸发出探索的欲望和了解学习的兴趣。
(三)互动性
在幼儿的教育当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幼儿园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展品能否和幼儿之间形成互动,幼儿可以通过触摸和感受、操作展品,扮演角色等等方式参与到和展品的互动当中去,进而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总结知识与经验,发展其思维和技能。
(四)教育性
幼儿园博物馆的建构目的是为了教育幼儿,帮助幼儿在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等等多个方面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所以其展品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心思,除了保证幼儿安全、符合幼儿认知以及能和幼儿进行互动之外,更重要的是每个展品与活动都要有教育价值,让幼儿能通过幼儿博物馆更好的认识世界,同时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三、博物资源开发视角下幼儿园博物馆的创建
(一)做好前期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首先,需求分析。可以对幼儿园的师生以及家长、社区等等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博物馆教育方面的需求和对应的期望,以便于确定博物馆的主题与内容。比如北京市某幼儿园经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家长与社区都希望片区内幼儿园博物馆能覆盖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主题。明确了这个主题幼儿园才能开展后续的博物馆规划工作。
其次,场地选择。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场地来创建博物馆。在场地的选择上要注意保证光线充足、空间宽敞,而且由于是面对幼儿,因此要保证博物馆的场地安全性,方便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例如有的幼儿园园内空间较大,那么就可以在合适的位置建造小型的博物馆,或者是利用幼儿园原有的多功能厅进行改造,为幼儿构建合适的探索空间。
第三,资源整合。要构建优质的幼儿博物馆,那么就要善用当地的博物馆、科技馆以及自然保护机构等社会资源,对优质的博物教育资源记性整合,进而给幼儿的博物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更加丰富的展品。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定期聘请博物馆专家来园开展讲座,让幼儿能拓展眼界和认识,激发其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
(二)精心设计幼儿园博物馆的内容
在调研完成并且确定了博物馆的主题之后,还要重视幼儿园博物馆的内容设计。首先,在主题选择上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选择更加贴近生活的主题,比如动植物、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等,让幼儿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展开对新事物的探索。其次,在展品的选择上,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比如动植物标本、模型以及文物的复制品等等,能更直观和安全的进行展示,同时还能和幼儿形成互动,让幼儿有继续探索的欲望[2]。最后,幼儿园的管理团队可以设计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高互动性和高参与度,吸引幼儿参与,比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等,让幼儿在精心设计的幼儿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更加沉浸和投入。例如可以设计“一起来考古”主题活动,给幼儿提供考古“石膏块”,让其亲手挖掘“化石”,体验观察和挖掘的快乐,并激发幼儿对探究古生物的兴趣。
(三)完善运营管理环节
要让幼儿园博物馆高效的运转和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就必须要重视其日常的管理和运营工作。首先,幼儿园要联合各界创建专业的运营团队,其中涵盖了教育专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志愿者。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博物馆的日常管理、组织策划活动以及教育工作等等,让幼儿博物馆的服务和教育更加专业。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从展品的管理到活动安排,从日常安全检查到相关设备的维护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做出规范和保障,确保博物馆的正常运行。第三,家长参与。家长同样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所以应当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博物馆的相关志愿工作,和幼儿共同参与其中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同时也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后,社区合作,这部分指的是社区内的其他教育机构和文化组织等资源都应当充分利用联合起来,共同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园博物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大,比如已经有幼儿园和社区图书馆合作,举办“故事与文物”的主题活动,拓展了幼儿的知识视野和幼儿园博物馆的影响力。
(四)完善评估反馈机制
除了上述三方面之外,要保证幼儿园博物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就要完善评估与反馈机制。幼儿园可以在博物馆教育活动结束之后,通过观察、记录以及问卷调查等等形式来了解实际教育效果,弄清楚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感受,以便于后续改进。同时还要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让家长、教师、学生以及社区对博物馆的意见都能得到反馈和回应。汇总这些意见并进行分析,调整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让幼儿园博物馆的服务得到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从资源开发的角度入手,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和资源,让幼儿教育和实际生活更贴近,更富有生活气息、趣味性和探究性让幼儿在博物馆当中能学会捕捉和挖掘课程的资源价值,给资源富裕新的活力,进而实现幼儿认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丽霞.幼儿园博物馆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J].好家长,2023,(26):58-59.
[2]沈亦华.基于课程资源开发视角的幼儿园微型博物馆创建思路探索[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六).昆山开发区兵希幼儿园;,2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