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海华

深圳市松岗中学 广东深圳 518105

摘要

地理课程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文探讨了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通过分析地理素养的内涵和生活性教学的特点,阐述了生活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对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地理素养;培养策略

正文


引言:地理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学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地理情感等方面。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生活性教学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性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地理素养的内涵

(一)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是地理素养的基础,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等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能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1]

(二)地理技能

地理技能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图阅读技能、地理图表分析技能、地理实验技能和地理调查技能等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地理技能,能够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三)地理思维

地理思维是地理素养的核心,包括空间思维、综合思维、比较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地理思维,能够从地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地理情感

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体现,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情感、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地理情感,能够增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树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生活性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性教学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 “天气与气候”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当地的天气变化,记录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降水、风向等信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天气与气候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活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 “中国的地形”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中国地形模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生活性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情感,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树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2]。例如,在学习 “自然资源”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生活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让学生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 “地理信息技术”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如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素材,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 “中国的农业”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1.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 “中国的工业”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以当地的一家企业为例,让学生分析该企业的区位因素、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是一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 “地理信息技术”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和处理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3]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学习 “世界的气候” 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视频,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学习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三)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应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地理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教学评价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评价方式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主体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效果

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二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更加多样化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更加多样化,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地理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教学评价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上,应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生活性教学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活性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生活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媛.试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44.

[2]额布勒图.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56):158.

[3]王晴晴.初中地理多媒体课件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6):217-2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