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单元整体 落实语文要素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单元;语文要素;核心素养
正文
一、引言
语文要素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即学生应掌握所学语文知识,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形成高效的语文学习策略,并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教师应以落实语文要素为目标,设计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小学语文要素落实过程中,存在缺少丰富的语文阅读素材、写作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未完善等问题,影响语文大单元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转变教学理念及模式,引入先进技术,进一步增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精准落实语文要素。
二、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语文要素落实现状
(一)缺少丰富的语文阅读素材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缺少丰富的语文阅读素材,难以落实语知、鉴赏语文要素,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也不利于营造有趣的学习环境。首先,教材中的课文数量有限,每个单元通常只有几篇课文,无法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求,不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与思维视野,降低阅读教学质量。其次,教师未提供丰富的阅读题材,学生接触到的阅读素材类型较为单一,不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没有基于学生阅读偏好,有针对性地丰富阅读内容,降低学生阅读积极性[1]。然后,教师未整合课外阅读资源,尽管推荐了少许课外读物,但与课文未紧密相连,无法形成有效的阅读体系,使得学生难以深化对单元语文要素的理解。最后,教师未创设有趣的阅读活动,课外拓展阅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和吸收不够深入,难以将语文要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写作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忽视写作教学重要性,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培养,难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第一,教师未转变个人观念,缺少“以生为本”理念的渗透,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单元教学设计针对性不强,难以强化学生参与意愿,不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未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法,缺少故事情境、小组合作情境的创建,导致写作课相对枯燥,影响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写作手法与技巧。第三,教师未引入项目式学习模式,没有以单元主题为项目,写作实践活动匮乏,不利于强化学生写作与鉴赏能力,难以准确把握语文要素[2]。第四,在开展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未引入丰富的生活化知识,未发挥生活元素的育人价值,导致学生难以实际运用语文知识,影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三)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未完善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评价体系未完善,难以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影响后续教学优化,不利于精准把握语文要素。其一,在大单元教学活动后,教师未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仅单一考核学生语文测试成绩,忽视鉴赏能力、读写能力、文学素养等素质,降低评价结果全面性。其二,教师未转变教学评价方式,过多的书面作业,会增加学生作业负担,影响“双减”政策的落实,也阻碍语文要素的把握。教师未设计实践性活动,没有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评估其语文鉴赏、写作及阅读能力,降低教学评价有效性。其三,教师未拓宽教学评价主体,缺少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难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性,影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可持续发展。其四,在单元教学活动后,教师未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没有基于学生建议,合理优化教学方案,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三、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一)引入趣味化的语文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入趣味化的语文阅读内容,丰富阅读题材与类型,根据学生阅读偏好,增加课外读物,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语文要素落实。
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课文包括《太阳》《松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为增加学生阅读量,教师应以“宇宙”“大自然”为主题,增加相关课外读物,以有趣的书籍来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加深对自然世界的认知,通过阅读加强对说明性文章的了解,强化单元教学有效性。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应进行班级调研,调查学生阅读偏好及需求,根据学生生长规律与特点,选择有趣、教育性质强的阅读资源,以此来满足学生多元化阅读需求,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二)构建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模式
教师应当构建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写作,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及方法,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师应以“神话故事”为写作主题,让学生在学习完《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课文后,自主进行创意改编与趣味续写,既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生活化教学法,引入丰富的生活元素,比如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国内外寓言故事等,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与理解力,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
(三)建立健全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应当建立健全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教学评价指标,全面、客观评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为后续单元教学设计优化奠定基础,确保语文要素全面落实。一是完善教学评价指标,教师应从多方面评估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包括听说读写、文学素养、创造力、核心素养等,强化评价结果全面性。二是创新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应设计实践性项目,如主题写作竞赛、AI诵读等,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有效性,确保语文单元教学实效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热情。三是增加教学评价主体,为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教师应增加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从其他主体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更精准地进行评价[3]。四是了解学生建议,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后,教师应了解学生对语文要素的看法,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提升语文课堂整体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还存在缺少丰富的语文阅读素材、写作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未完善等问题,影响语文要素的落实。文章通过分析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出引入趣味化的语文阅读内容、构建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模式、建立健全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改善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范敏,牛华萍.学习进阶理论视域下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要素与策略——以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24,53(08):103-117.
[2]谢美玲.立足单元整体 落实语文要素——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如何落实语文要素[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1):77-79.
[3]李筱静.立足任务活动设计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以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例[J].小学语文,2022,(05):57-61.
作者简介:樊转妮 1981年9月25日 女 陕西西安 汉族 本科 副校长 中小学一级教师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