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与低效;原因;教学对策
正文
前言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老师们日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空间也在逐渐增加,许多情况下,老师都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有效的效应,无法有效地理顺师生间的关系,从而严重地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品质。所以,我们必须要强化当前学生参与效率低下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低效的原因
1.在数学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应用,从而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很差,特别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同学面对着升学的压力,老师们也忽略了对他们的兴趣的培养,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只是对他们的学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进步,让他们只是通过记忆、训练,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热情,降低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降低了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2.在數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关落后。
在数学课程中,许多老师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向学生们灌输各种数学知识,按照教学进度来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但是这些练习并不适合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学生们无法有效地对数学知识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他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他们只能被动地参加到课堂中去,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
二、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低效的教学对策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老师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1.明确数学教学要求,改革落后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程中,许多老师都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向学生们灌输各种数学知识,按照教学进度来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但是这些练习并不适合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这就导致学生们无法有效地对数学知识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他们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他们只能被动地参加到课堂中去,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革。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在数学课程中,老师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要想在数学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就必须要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地认识到,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要指导他们在课堂上开展自主的活动,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小组教育,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地产生他们自己的独立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通分”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采用小组式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按照小组的方式,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同的通分知识的研究和探讨,就通分中的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关系,进行高效的交流,也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在黑板上进行描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形成良好师生环境。
在小学教育中,因为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经常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恐惧,当他们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不能主动地去请教老师,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此时,老师就必须要主动地和学生们进行交流,降低自己的心态,与学生们积极地进行互动,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对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关“时、分、秒”的内容进行指导的时候,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下的预习,在课堂上让他们自己根据对时、分、秒的理解,提出问题,老师就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状况,对他们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老师还可以向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自主的思考和答案,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并强化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泼,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效率。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知识的趣味性是决定他们接受和理解水平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重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因为承受着很大的课程负担,面对着传统的教育评估方法带来的负面效应,教师在教育中把重点放在了知识的解释和灌输上面,而忽视了课堂的兴趣,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很难提高教育的质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进行培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并积极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十分关键的一点,老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根据学生的要求来创设教学情境,并加强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从而确保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冯金雪.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7(29):60.
[2]张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7):312.
[3]周莉.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意识和机会的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34):81.
[4]程建斌.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意识的几点体会[J].读与写.2017(34):127.
[5]叶顺中,程时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18(9)
[6]顾兴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成因及对策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3):291.
[7]钭旭山.试析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和对策[J].考试周刊,2018,3(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