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毛文超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 255000

摘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并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创新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新课标;创新实践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生物学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影响

1.1 新课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生物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态度转变,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放在首位。同时,新课标还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高中生物新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修改,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系统阐述了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3+X”的学业质量标准。

2.2 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生物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生物课程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以新课标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可以看出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生物学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习主体,从而激发其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2.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一门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基础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理解,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有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过于简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排斥心理。

2.2 创新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整合课堂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创新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创新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第二,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第三,它是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3 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和途径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交流,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传统的教师讲授法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法,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实践

3.1 实验设计和实施方案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按照新课标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方案,以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主线,把学生分组实验安排在不同的课程中。我们选择了5个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的实验内容,分别是:细胞膜结构的验证;叶绿体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DNARNA的分离和运输; 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验证;染色体组重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选取了5个学生实验小组,每组8人,按照抽签方式分成4组。在实验开始前,我们提前把每一组需要验证的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步骤。然后再把每一组需要验证的问题汇总,并安排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3.2 实践过程和方法

1)实验实施阶段: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然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再及时提出改进意见;(2)实验结果分析阶段:将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教师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个组间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3)评价总结阶段:在完成学生的实验过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首先教师要肯定学生所做的工作,然后再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价,并明确下一步教学目标和方向。

3.3 实践结果和效果评估

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了点评。结果表明,学生在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同时学生也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此外,学生也提高了实验数据分析水平和统计分析能力。通过实践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本模式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讨论与总结

4.1 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获得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责任等重要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与学习兴趣。同时,创新教学模式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等。

4.2 对未来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展望

新课标的出台,给高中生物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引。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同时也要依据课程目标和学情,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未来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一定会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角色和理念,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实践,勇于探索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最终实现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秦春红.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2024,(21):36-38.

[2]黄莲花.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高考,2023,(32):27-29.

[3]李建挺.新课标下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研究[J].高考,2023,(14):96-98.

 

 


...


阅读全文